|
秋陰 / 作者:梅堯臣 |
已過蕭蕭雨,猶成黯黯陰。
登臨潘岳思,憀栗楚臣心。
遠吹鳴高樹,低云冒晚岑。
久為關(guān)外客,不忍聽疏砧。
|
|
秋陰解釋: 《秋陰》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已過蕭蕭雨,猶成黯黯陰。
登臨潘岳思,憀栗楚臣心。
遠吹鳴高樹,低云冒晚岑。
久為關(guān)外客,不忍聽疏砧。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陰沉的秋天景象,蕭蕭的雨過去了,但天空依然陰暗。詩人登上潘岳山,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心情憂慮不安。遠處的樹林傳來凄涼的鳴聲,低壓的云彩籠罩在山嶺之間。詩人作為一個長期居住在邊關(guān)的客人,對于疏砧聲的響起感到無法忍受。
賞析:
這首詩以凄涼的秋天景象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憂愁與孤寂之情。雨過之后,天空依然陰沉,象征著詩人內(nèi)心的困惑和憂慮。詩人登上潘岳山,思緒萬千,他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溢于言表。遠處的鳴聲與低壓的云彩形成了一種悲涼的對比,突出了詩人的孤獨和憂傷。
詩中的"楚臣"一詞可能指的是詩人自己,表達了他身為楚地人在邊關(guān)生活的不安和痛苦。詩中還反映了詩人對于疏砧聲的不忍,這里的疏砧聲是指邊關(guān)上的警鐘聲,它提醒詩人他身處險境,引發(fā)了他的憂慮和無奈。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陰沉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憂愁和孤獨。這種情感的抒發(fā)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秋天的凄涼和詩人的心境,同時也引發(fā)讀者對于人生和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