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 / 作者:梅堯臣 |
積石導淵源,沄沄瀉昆閬。
龍門自吞險,鯨海終涵量。
怒洑生萬滑,驚流非一狀。
淺深殊可測,激射無時壯。
常苦事堤防,何曾息波浪。
川氣迷遠山,沙痕落秋漲。
槎沫夜浮光,舟人朝發唱。
洪梁畫鷁連,古戍蒼崖向。
浴鳥不知清,夕陽空在望。
誰當大雪天,走馬堅冰上。
|
|
黃河解釋: 《黃河》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積石導淵源,沄沄瀉昆閬。
龍門自吞險,鯨海終涵量。
怒洑生萬滑,驚流非一狀。
淺深殊可測,激射無時壯。
常苦事堤防,何曾息波浪。
川氣迷遠山,沙痕落秋漲。
槎沫夜浮光,舟人朝發唱。
洪梁畫鷁連,古戍蒼崖向。
浴鳥不知清,夕陽空在望。
誰當大雪天,走馬堅冰上。
詩意和賞析:
《黃河》這首詩描繪了黃河的壯麗景色和奔騰不息的氣勢。詩人通過描繪黃河的景象,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人類努力與挑戰的思考。
詩的開頭兩句“積石導淵源,沄沄瀉昆閬”形象地描繪了黃河從積石山脈源頭涌出,奔騰而下的景象。接著,詩人用“龍門自吞險,鯨海終涵量”來形容黃河的威力和容量之大,暗示黃河水勢洶涌,雄渾壯觀。
接下來的幾句“怒洑生萬滑,驚流非一狀。淺深殊可測,激射無時壯。”通過描寫黃河的水流急湍、波濤洶涌,表達了它的澎湃之勢和無窮的力量。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繪了人們對黃河的日常努力和與黃河相伴的生活。他描述了人們常常忍受堤防事故的困擾,黃河波浪不息,暗示人們對抗自然災害的無盡苦難。
接著,詩人以“川氣迷遠山,沙痕落秋漲”來形容黃河水氣彌漫遠山,沙痕隨著秋水的上漲而出現,表達了黃河的廣闊和壯麗。
詩的結尾幾句“槎沫夜浮光,舟人朝發唱。洪梁畫鷁連,古戍蒼崖向。浴鳥不知清,夕陽空在望。誰當大雪天,走馬堅冰上。”描繪了夜晚黃河上的船只在波浪中行駛,船人清晨出發時歌唱的情景。同時,詩人提到洪梁和蒼崖,暗示了黃河兩岸的景色壯麗。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壯麗的黃河景象的贊嘆,同時也表達了對于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精神的贊美。
總的來說,《黃河》這首詩通過描繪黃河的氣勢磅礴和人們與自然環境的交互,展現了大自然的偉力和人類的頑強不屈。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形象描寫,以及押韻和平仄的技巧,使詩歌更具感染力和音韻美。通過欣賞這首詩,讀者可以感受到黃河的雄渾和壯麗,以及人們與自然的對抗和融合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