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傅越石都官歸越州待闕 / 作者:梅堯臣 |
越客舟從真定至,夜夜鏡湖生夢寐。
曉度吳江百尺船,洗眼重看會稽翠。
買臣負(fù)薪樵徑荒,伯鸞賃舂苔臼棄。
綠橘黃柑帶葉收,白粳紫蟹侵霜饋。
食蟹易美粳易飽,綠橘佐酒柑佐醉。
莫論仕宦遠(yuǎn)與近,布袍練袍何所利。
君恬不忍乞丐為,且返故廬聊以遲。
|
|
送傅越石都官歸越州待闕解釋: 《送傅越石都官歸越州待闕》是宋代梅堯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越州的官員傅越石要返回越州等待任命,
他從真定乘船,夜夜在鏡湖上生出夢寐的幻景。
黎明時分,他穿過吳江,百尺長船輕輕滑過,
他洗凈眼睛,再次欣賞美麗的會稽山的青翠。
買臣背著薪柴,走過荒蕪的樵徑,
伯鸞租借了舂米的石臼,卻將它丟棄在苔蘚中。
綠橘和黃柑帶著葉子被采摘收獲,
白粳米和紫蟹都受到霜降的饋贈。
食用蟹肉容易使人美味滿足,綠橘可搭配酒,黃柑可搭配醉意。
不必論及仕宦的遠(yuǎn)近,無論布袍還是練袍都有何益。
你大人心地善良,不愿意看到乞丐行乞,
你且回到舊居,暫時安享清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傅越石返回越州的旅程和他在途中所見所想。詩人通過對比傅越石與普通人的生活境遇,表現(xiàn)了對官員身份和世俗利益的思考。詩中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豐收的季節(jié),以及人們對食物和飲品的欣賞。最后,詩人贊揚(yáng)了傅越石的仁愛之心,他不愿意看到乞丐行乞,而是選擇回到自己的舊居,享受安逸和寧靜。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傅越石旅行中的景色和人物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情的細(xì)膩觀察。詩中運(yùn)用了對比手法,將傅越石與普通人的生活對比,突出了官員身份和世俗利益的虛妄。同時,詩人通過描寫美麗的自然景色和豐收的季節(jié),表達(dá)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美食美酒的享受。最后,詩人贊揚(yáng)了傅越石的仁愛之心,以及他不愿意看到社會底層的人們受苦的情懷。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xiàn)了作者對現(xiàn)實(shí)的思考和對人性的關(guān)懷,具有深刻的人文關(guān)懷和社會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