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賢良田太丞通判江寧 / 作者:梅堯臣 |
世為燕趙客,慷慨有奇才。
對策漢庭後,拜官江國來。
舟從瓜步去,潮自蔣山回。
心寄城頭月,相隨上古臺。
|
|
送賢良田太丞通判江寧解釋: 《送賢良田太丞通判江寧》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世為燕趙客,
慷慨有奇才。
對策漢庭后,
拜官江國來。
舟從瓜步去,
潮自蔣山回。
心寄城頭月,
相隨上古臺。
詩意:
這首詩詞以送別賢良田太丞通判江寧為題材。詩人自稱是燕趙(指古代中國北方的地區,代指自己是北方人)的客人,形容自己胸懷慷慨,具備非凡的才華。他在對策(指對國家政策或治理的建議)上有所成就,后來受到漢朝朝廷的賞識,被任命為江國(即江寧,今南京)的官員。詩中描述了他從瓜步(瓜步是長江南岸的一個地名)乘船離開,潮水從蔣山回涌,心中寄托著對城頭上的明月的思念,與上古臺(指歷史上的古代臺榭,可能是江寧的一處名勝)相隨而去。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離開江寧的場景,展現了他的豪情壯志和對鄉愁的表達。詩中的燕趙客人自居,顯示了詩人的身份自豪感和自信心。他才思敏捷,在對策上有所建樹,受到了朝廷的重用,被任命到江寧任職。離開江寧時,詩人以江國為背景,以瓜步和蔣山為描寫的細節,表達了他的離情別緒和對故土的眷戀之情。城頭的明月成為他離別時心靈的寄托,與上古臺相隨而去,凸顯了他對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身份、境遇和情感。通過對景物的描繪,詩人將個人的情感與自然景觀相結合,表達了對故鄉的眷戀和壯志豪情。這首詩詞具有典型的宋代文人的風格,融合了自然景物、個人情感和歷史文化的元素,展示了梅堯臣才情橫溢的寫作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