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謝師直南陽上墳 / 作者:梅堯臣 |
躍馬清明前,行將拜孤垅。
松吹送悲聲,緣纓淚如涌。
三歲宰南方,奠斝阻親捧。
山下獨徘徊,雨來云蓊蓊。
|
|
送謝師直南陽上墳解釋: 《送謝師直南陽上墳》是宋代梅堯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躍馬清明前,行將拜孤垅。
松吹送悲聲,緣纓淚如涌。
三歲宰南方,奠斝阻親捧。
山下獨徘徊,雨來云蓊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謝師直前往南陽祭祖的情景。詩人騎著馬匆匆趕在清明節(jié)之前,即春季祭祖的時候,前往孤垅山(祖墳所在地)拜祭。在行進的過程中,松樹被風吹拂,發(fā)出悲涼的聲音,讓人感到悲傷。詩人的淚水如泉涌般不停地流淌,浸濕了他的衣襟。謝師直是詩人的朋友,也是南方的官吏,他的去世使詩人感到傷痛和惋惜。詩人為了表達對謝師直的敬意,親自主持祭祀儀式,拜奠祖先,但由于官方的阻撓,詩人不得不自己執(zhí)斝(祭器)。站在山下,詩人獨自徘徊,此時雨水滂沱,云霧彌漫。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明祭祖的場景為背景,通過描繪詩人送別謝師直的情景,展示了對親人和朋友的深情厚意。詩人以簡練而凄涼的語言,表達了對逝去的朋友的思念和悲痛之情。他通過描寫行進過程中的松吹聲和自己的淚水,突出了內(nèi)心的悲傷和無奈。詩人的拜祭行動更是彰顯了他對謝師直的尊敬和懷念之情,而官方的阻攔則凸顯了官僚體制的冷漠和隔閡。最后,山下的徘徊和雨霧的籠罩,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種凄涼的氛圍。
這首詩詞通過對具體情景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逝去親友的思念和對社會現(xiàn)實的感慨。同時,它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官僚體制的冷漠和局限,以及詩人對這種局面的不滿和思考。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