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州八首 / 作者:蘇軾 |
粵女市無常,所至輒成區。
一日三四遷,處處售蝦魚。
青裙腳不襪,臭味猿與狙。
孰云風土惡?白洲生綠珠。
|
|
雷州八首解釋:
《雷州八首》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雷州的風土人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雷州八首》
粵女市無常,所至輒成區。
一日三四遷,處處售蝦魚。
青裙腳不襪,臭味猿與狙。
孰云風土惡?白洲生綠珠。
中文譯文:
廣東女子市井中流連,無論到哪兒都會形成市區。
一日之間遷移三四次,到處都有出售蝦和魚。
腳踩青裙不穿襪子,散發著猿猴和狒狒的臭味。
誰說這里的土地惡劣?白洲上生出了綠色的珍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蘇軾所見的雷州的景象和人情。雷州是當時的一個繁華地區,這里的市井生活熱鬧非凡。蘇軾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雷州女子的形象,她們活躍在市井之中,無論到哪里都會形成繁忙的市區。這里的生活節奏快,人們頻繁地遷移居住,而售賣蝦和魚的小攤隨處可見。
詩中提到的廣東女子腳踩青裙卻不穿襪子,這一細節突出了她們的樸素和自然。同時,詩中還描述了雷州的氣味,以猿猴和狒狒的臭味來形容,這可能是蘇軾觸發了某種異樣的感官體驗。
最后兩句“孰云風土惡?白洲生綠珠。”表達了蘇軾對雷州的評價。他質問誰說這里的風土惡劣?其實這個地方卻孕育了美麗的珍珠。這里的美景和繁華背后隱藏著一種獨特的韻味和價值。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雷州的市井景象,展示了蘇軾對這個地方的獨特感受。通過對細節的把握,他表達了對平凡生活的贊美和對雷州的肯定。這首詩詞既展現了雷州的繁華和特色,又蘊含了作者對人文環境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