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宋中道宅棕櫚 / 作者:梅堯臣 |
青青棕櫚樹,散葉如車輪。
擁蘀交紫髯,歲剝豈非仁。
用以覆雕輿,何憚克厥身。
今植公侯第,愛惜知幾春。
完之固不長,只與薺本均。
幸當敕園吏,披割見日新。
是能去窘束,始得物理親。
|
|
詠宋中道宅棕櫚解釋: 《詠宋中道宅棕櫚》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青青棕櫚樹,散葉如車輪。
棕櫚樹郁郁蔥蔥,葉子散落如車輪一般。
擁蘀交紫髯,歲剝豈非仁。
聚集的葉片交織成紫色的簇須,歲月的剝蝕難道不是仁慈嗎?
用以覆雕輿,何憚克厥身。
它用來覆蓋華麗的車廂,有何不敢竭盡身力呢?
今植公侯第,愛惜知幾春。
如今種植在公侯的府邸中,被人珍愛,又能體會多少個春天呢?
完之固不長,只與薺本均。
它的完整不會長久,和其他的草木一樣。
幸當敕園吏,披割見日新。
幸運的是,它成為了皇家園林的一員,被修剪后能煥發新的光彩。
是能去窘束,始得物理親。
它能夠擺脫困境的束縛,才能與大自然真正親近。
這首詩詞以描寫棕櫚樹為主題,通過對棕櫚樹的形象描繪,抒發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贊美和思考。棕櫚樹的繁茂和美麗使其成為府邸的裝飾,但它的完整不會長久,與其他草木一樣會受到歲月和剝蝕的影響。然而,幸運的是,它能成為皇家園林的一部分,被修剪后煥發新的生機。這使得它能夠擺脫束縛,與自然相融,體驗到物理世界的親近。
這首詩詞通過對棕櫚樹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作者通過描繪棕櫚樹的美麗和脆弱,反映了人類與自然的相互依存和共生關系。同時,詩中也蘊含著對人們能夠超越物質束縛、與自然相融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頌,同時通過探討人與自然的關系,反映了作者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