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春同師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 / 作者:梅堯臣 |
與子乘羸馬,夜投山家宿。
風雪滿綈裘,燈火深竹屋。
烹雞賴主人,吠犬憎倦仆。
明發到巖前,春荑凍云木。
|
|
仲春同師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解釋: 《仲春同師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仲春時節與同為師者一同到達垅山,在雪地中夜宿穰亭。我們乘坐著瘦弱的馬匹,來到山中人家過夜。寒風飛雪中,我們身上披著厚重的皮袍,而山間的竹屋里燭光明亮。主人為我們烹煮雞肉,狗兒卻嫌棄疲憊的仆人。天明時,我們離開穰亭,踏上結冰的山路前行,春天的草木被凍結成云朵般的形狀。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同為師友的人一同在仲春時節到達垅山,在雪中夜宿的情景。通過描述宿舍的環境、主人的待遇和早晨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感受和對友情的珍視。
賞析:
1.融入自然:詩中描繪了仲春時節的雪景,通過寒風飛雪、燈火竹屋等細節,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生動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寒冷冰雪中的寧靜和美感。
2.友情珍視:詩中的同師者代表了作者與他人的友情,他們一同旅行、夜宿,相互照顧。主人為他們烹煮雞肉,而狗兒則不喜歡疲憊的仆人。這些描寫表現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友誼的贊美。
3.對生活的贊美:詩中的主人烹煮雞肉,給作者和同師者提供了溫暖和食物,體現了作者對待人熱情好客的贊美。詩句中的燈火深竹屋也營造出一種寧靜和溫馨的氛圍,讓讀者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雪中宿舍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友情的珍視,同時也體現了對待人熱情好客以及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