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賦白兔 / 作者:梅堯臣 |
毛氏穎出中山中,衣白兔褐求文公。
文公嘗為穎作傳,使穎名字存無窮。
遍走五岳都不逢,乃至瑯琊聞醉翁。
醉翁傳是昌黎之後身,文章節行一以同。
滌人喜其就籠紲,遂與提攜來自東。
見公於鉅鱉之峰,正草命令辭如虹。
筆禿愿脫冠以從,赤身謝德歸蒿蓬。
|
|
重賦白兔解釋: 《重賦白兔》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毛氏穎出中山中,
衣白兔褐求文公。
文公嘗為穎作傳,
使穎名字存無窮。
遍走五岳都不逢,
乃至瑯琊聞醉翁。
醉翁傳是昌黎之後身,
文章節行一以同。
滌人喜其就籠紲,
遂與提攜來自東。
見公於鉅鱉之峰,
正草命令辭如虹。
筆禿愿脫冠以從,
赤身謝德歸蒿蓬。
詩意:
這首詩詞主要以文學的傳承和敬意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前輩文學家的贊美和對文學傳統的重視。詩中描述了毛氏穎,他身著白色兔皮裘,向文公(指文學家)尋求傳承。文公曾為穎寫傳記,使穎的名字流傳無窮。然而,穎四處走訪五岳(指中國著名山岳),卻無法遇見文公,直到他聽聞瑯琊山上有位醉翁傳承文學,才得以與他相見。這位醉翁實際上是昌黎(指唐代文學家杜牧)的后人,他的文章風格和行為舉止與昌黎一脈相承。穎受到醉翁的賞識和指導,于是與他一同離開東方,來到鉅鱉之峰(可能指某個山峰的名稱),醉翁正式命令穎辭去官職,以追隨他的文學道路。穎表示愿意放下官位,赤身謝恩,回歸到草蓬(指放浪自由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詞以虛實結合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文學傳承的思考和對文學家的敬仰之情。通過描述毛氏穎和他與文公、醉翁的相遇與交往,表達了作者對于文學傳統的珍視和對于前輩文學家的欽佩。詩中使用了山岳、兔皮裘、醉翁等象征意味強烈的形象,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藝術感。詩中的情節跌宕起伏,通過不同的場景和人物的描寫,展現了文學傳承的復雜性和困難性。最后,穎愿意放棄一切,追隨醉翁并回歸自然的生活,表達了對于文學追求和自由境界的向往。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精巧的語言和意境,表達了作者對于文學傳承和自由精神的思考,展現了對前輩文學家的敬意和對文學道路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