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十三日觀長星 / 作者:梅堯臣 |
長星彗云出,天狗欲墮鳴。
狗掃不見跡,昭晰河漢橫。
河漢秋轉凈,箕斗垂光晶。
勸爾長星酒,收祲看太平。
|
|
八月十三日觀長星解釋: 《八月十三日觀長星》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星彗云出,
天狗欲墮鳴。
狗掃不見跡,
昭晰河漢橫。
河漢秋轉凈,
箕斗垂光晶。
勸爾長星酒,
收祲看太平。
詩意:
這首詩以觀察天空的景象為主題,描繪了八月十三日的夜晚。長星和彗云出現,預示著天狗的嚎叫即將發生。然而,即使仔細搜尋,也無法找到天狗的蹤跡,但河漢星河卻清晰地橫亙在天空中。秋季的河漢星河變得更加明亮,箕斗星座的光輝閃耀。最后,詩人勸誡人們舉杯暢飲,以迎接和平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通過觀察夜空的景象,表達了一種深邃的意境。長星和彗云的出現象征著某種不尋常的事件即將發生,而天狗的鳴叫更加強調了這種緊張感。然而,詩中提到狗掃不見跡,意味著人們無法直接察覺到這種變化,這使得河漢星河的出現顯得更加引人注目。河漢星河在秋季變得更加清晰,箕斗星座的光輝也更加閃耀,暗示著秋天的到來和變化的循環。最后,詩人以舉杯暢飲的方式,表達了對和平時代的期待和祝愿。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和象征意義相結合的方式,將自然景觀與人類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過細膩的觀察和獨特的表達,詩人引發了讀者對自然和人生變化的思考,同時也傳遞了對和平與安寧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