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貓 / 作者:梅堯臣 |
自有五白貓,鼠不侵我書。
今朝五白死,祭與飯與魚。
送之於中河,{左口右兄}爾非爾疏。
昔爾嚙一鼠,銜鳴遶庭除。
欲使眾鼠驚,意將清我廬。
一從登舟來,舟中同屋居。
糗糧雖其薄,免食漏竊余。
此實爾有勤,有勤勝雞豬。
世人重驅駕,謂不如馬驢。
已矣莫復論,為爾聊郗歔。
|
|
祭貓解釋: 《祭貓》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有五白貓,鼠不侵我書。
今朝五白死,祭與飯與魚。
送之於中河,左口右兄爾非爾疏。
昔爾嚙一鼠,銜鳴遶庭除。
欲使眾鼠驚,意將清我廬。
一從登舟來,舟中同屋居。
糗糧雖其薄,免食漏竊余。
此實爾有勤,有勤勝雞豬。
世人重驅駕,謂不如馬驢。
已矣莫復論,為爾聊郗歔。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梅堯臣家中的五只白貓,它們勤奮地捕鼠,保護了作者的書籍不受老鼠的侵擾。然而,今天早晨這五只白貓死去了,作者為它們舉行了祭祀儀式,用食物和魚來供養它們。之后,作者將它們送到中河(可能是指一條河流),表達了對它們的懷念之情。詩中還提到了這五只貓中的其中一只叫作左口,另外一只叫作右兄。詩的結尾表達了對馬和驢的比較,認為那些被世人重視的馬和驢并不如這些勤勞的貓,最后以郗歔作為結束。
賞析:
《祭貓》通過對五只白貓的描寫,展現了它們勤奮捕鼠、保護作者書籍的形象,突出了貓的特性和價值。貓在這首詩中象征著努力、勤奮和忠誠。作者對這些貓的死表示了悼念和感激之情,通過祭祀儀式表達了對它們的敬意和紀念。詩中的對比也凸顯了作者對貓的喜愛和對于人們評價的反思,認為一些被人們看重的動物(如馬和驢)并不如這些普遍被忽視的貓更加珍貴。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貓的贊美和對勞動的崇尚,展示了宋代社會中普通人對小動物的喜愛和對勞動的認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