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上遇雷雨 / 作者:梅堯臣 |
雷從燕尾來,雨到江心急。
掛帆中路時,望浦前舟入。
聲喧釜豆裂,點疾盎蠒立。
蕩搖魚鱉腥,恐懼兒女泣。
稍聞人好語,出顧岸已及。
蘆洲有同行,言唁氣吸吸。
|
|
江上遇雷雨解釋: 《江上遇雷雨》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雷從燕尾來,
雨到江心急。
掛帆中路時,
望浦前舟入。
聲喧釜豆裂,
點疾盎蠒立。
蕩搖魚鱉腥,
恐懼兒女泣。
稍聞人好語,
出顧岸已及。
蘆洲有同行,
言唁氣吸吸。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江上遇到雷雨的場景。雷聲從天空傳來,雨勢急促地落在江心。在船行中,作者望見前方的渡口有船要進來。雷聲震耳欲聾,豆釜的聲音都被震裂了,雨點打在盎蠒(古代盛食物的容器)上發出清脆的聲音。風浪蕩漾,江水中彌漫著魚鱉的腥味,這讓兒女們感到害怕而哭泣。稍微聽到別人的安慰話語,作者已經來到江岸邊。在蘆洲上也有行人,他們互相問候,彼此的氣息交融。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江上遇到雷雨的情景,展現了自然界的威力和人與自然的關系。雷雨來臨時的景象給人以震撼和恐懼感,雷聲震耳欲聾,雨勢急促,形容得十分生動。詩中的細節描寫也十分傳神,雷聲震裂了豆釜,雨點敲擊在盎蠒上發出清脆的聲音,表現出自然界的力量和聲音的沖擊力。而江水中的風浪和魚鱉的腥味,則給人以真實感和沉浸感,增強了詩的表現力。最后,作者以蘆洲上的行人互相問候和氣息交融作為結尾,傳達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意境,給人以強烈的視聽感受,展示了作者的藝術才華和對自然景物的敏銳觀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