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和廷老家會飲 / 作者:梅堯臣 |
四序豈常停,寒革春寖和。
始愛衣裘輕,相與車馬過。
車馬不畏遠,風埃不畏多。
到門門有槐,槐上時鳥歌。
時鳥歌猶澀,主人當謂何。
南開石榴軒,中置飲酒蠃。
食桉施黃金,饌炙厭白鵝。
漢糟槎頭美,吳羹成咄呵。
既醉或放言,抉莊引駘它。
縱論或好辨,排墨同孟軻。
日將將薄虞淵,執策交相摩。
欲去舉大白,酌我苦大苛。
|
|
李和廷老家會飲解釋: 詩詞:《李和廷老家會飲》
作者:梅堯臣
朝代:宋代
四序豈常停,
寒革春寖和。
始愛衣裘輕,
相與車馬過。
車馬不畏遠,
風埃不畏多。
到門門有槐,
槐上時鳥歌。
時鳥歌猶澀,
主人當謂何。
南開石榴軒,
中置飲酒蠃。
食桉施黃金,
饌炙厭白鵝。
漢糟槎頭美,
吳羹成咄呵。
既醉或放言,
抉莊引駘它。
縱論或好辨,
排墨同孟軻。
日將將薄虞淵,
執策交相摩。
欲去舉大白,
酌我苦大苛。
中文譯文:
四季豈能常停留,
寒冬漸漸和煦春。
開始喜愛輕薄衣裘,
相互乘坐車馬穿行。
車馬不畏遠行路途,
風塵不畏積累繁多。
到了門前槐樹成蔭,
槐樹上的鳥兒時時歌唱。
鳥兒的歌聲仍然略帶稚嫩,
主人會如何評價呢?
南開的石榴軒,
桌上擺滿美酒。
食物以桉木器皿裝盛,
菜肴肥美,但對白鵝嫌棄。
漢朝的糟槎頭酒令人陶醉,
吳地的羹湯美味可口。
喝醉之后或講些話,
引經據典,引用駘它。
縱論或好爭辯,
擺出學問,如同孟軻。
日漸將晚,虞淵將淺,
執政者相互交鋒。
若要離去,舉起大白(杯),
酒中的辛苦甘酸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作品,題目為《李和廷老家會飲》。詩人以飲宴的場景為背景,描繪了宴會的氣氛和人物的形象。
詩的開篇,詩人以四季更迭的變化來比喻人生的變幻無常。隨后,詩人描述了宴會中的歡愉場景,人們穿著輕薄的衣裘,相互駕車馬來到宴會現場。這里的車馬象征著人們的奔波和追求,而不畏遠行和風塵的態度反映了人們追求理想和成功的勇氣和堅持。
詩中描繪了宴會的環境,門前有槐樹,槐樹上時時有鳥兒歌唱。這一描寫表達了宴會的熱鬧和歡樂氛圍。然而,詩人稱鳥兒的歌聲還帶有一些稚嫩,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宴會場景中的一絲遺憾或疑問,主人對此又會有何感想呢?
接下來,南開石榴軒是宴會場所的名字,桌上擺滿了美酒。詩人描述了食物上的細節,使用了桉木器皿來盛裝食物,表現了宴會的奢華和精致。然而,詩人提到主人對白鵝的厭棄,可能是在表達主人對食物的挑剔和苛求。
詩中還提到了漢朝的糟槎頭酒和吳地的羹湯,表現了宴會上的美食豐盛和醇美,使人陶醉其中。飲酒之后,人們或講話放肆,或引經據典,展現出各自的才華和學問。縱論或好辯,排墨同孟軻,表現出人們在宴會上的爭辯和討論,展現出各自的見解和智慧。
詩的結尾,詩人暗示宴會即將結束,日漸將晚,虞淵將淺。執政者們交相摩擦,象征著權力的交接和政治斗爭。若要離去,詩人提到了舉起大白(杯),這里既是酒杯的象征,也可以理解為離別時的祝酒,其中蘊含著離別的辛酸和感慨。
整首詩以描繪宴會為主線,通過對環境、人物和氛圍的描寫,展現了宴會的歡樂、奢華和熱鬧,同時也透露出對人生變幻無常的思考和對離別的思緒。詩中運用了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烘托,展現了詩人對宴會場景的感知和情感的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