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日雪後晚過天漢橋堤上行 / 作者:梅堯臣 |
堤上殘風雪,橋邊盛酒樓。
據鞍衰意盡,倚檻艷歌留。
海月開金監,河冰臥玉碗。
當年洛陽醉,偏憶董糟丘。
|
|
十三日雪後晚過天漢橋堤上行解釋: 《十三日雪後晚過天漢橋堤上行》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堤上殘風雪,
橋邊盛酒樓。
據鞍衰意盡,
倚檻艷歌留。
海月開金監,
河冰臥玉碗。
當年洛陽醉,
偏憶董糟丘。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在雪后的晚上,詩人經過天漢橋堤時的景象。堤上仍然殘留著微風和雪花,橋邊有一座熱鬧的酒樓。詩人停馬靠在橋欄上,思緒沉重,但仍然被艷麗的歌聲所吸引。海上的明月如同打開了金色的監獄,河水上的冰塊則像是躺在玉碗里。回憶起當年在洛陽酒醉的時刻,詩人特別懷念董糟丘。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觀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回憶。詩人以雪后的景象為背景,將自己的情感抒發出來。
首先,詩中的"堤上殘風雪"和"橋邊盛酒樓"展現了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觀的對比。殘留的微風和雪花給人一種寒冷的感覺,而熱鬧的酒樓則是對冷冽氣氛的對比,凸顯了人與自然的對立。
接著,詩人描述了自己的心情。"據鞍衰意盡"表明詩人心情沉重,可能是由于種種困境和挫折。然而,他仍然停下馬,倚在橋欄上,被艷麗的歌聲所吸引。這表明詩人有一種對美的追求和欣賞之心,即使在低落的時刻,也能從艷麗的事物中得到一些慰藉。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對海月和河冰的描繪,擴展了詩人的情感。海月被形容為開啟金色監獄,暗示著海上的明月給人一種自由和寬廣的感覺。而河冰躺在玉碗中,則給人一種純潔和寧靜的意象。這些景物的描繪,與詩人當年在洛陽醉酒的回憶相呼應,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回憶。通過對酒樓、歌聲、明月和冰塊等形象的運用,詩人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過去時光的懷念。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將詩人的情感與景物相融合,給人以深刻的藝術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