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潘士方建昌 / 作者:梅堯臣 |
軍壘近仙山,麻源第三谷。
靈運詩亦存,魯公記可讀。
幸時無寇攘,閑日望云木。
儻見西王母,白麟如白鹿。
來尋鳥爪人,神光生石屋。
無念癢背搔,還恐罹怒撲。
學道我未成,鏈氣不飽腹。
安得羽翼生,下上同黃鵠。
送君想君游,星斗壇邊竹。
|
|
送潘士方建昌解釋: 《送潘士方建昌》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軍壘近仙山,麻源第三谷。
靈運詩亦存,魯公記可讀。
幸時無寇攘,閑日望云木。
儻見西王母,白麟如白鹿。
來尋鳥爪人,神光生石屋。
無念癢背搔,還恐罹怒撲。
學道我未成,鏈氣不飽腹。
安得羽翼生,下上同黃鵠。
送君想君游,星斗壇邊竹。
譯文:
軍壘靠近仙山,麻源位于第三谷。
靈運的詩也保存著,魯公的記載可供閱讀。
幸運的時候沒有敵寇侵擾,閑暇的日子望著云和樹木。
如果能見到西王母,她的白麟就像白鹿一樣。
來尋找那些擁有鳥爪的人,他們的神光在石屋中閃現。
無念地撓癢背,卻仍擔心遭受怒撲。
修行道路上我還未成功,靈氣的束縛使我不能滿足。
如果能擁有羽翼,就能飛向高處和下方,與黃鵠一同飛翔。
送你離去,想象著你游歷,星斗在壇邊竹林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幽靜祥和的仙境景象,表達了對自由和追求道德境界的向往之情。
詩的開篇以軍壘靠近仙山和麻源位于第三谷作為背景,給人一種山水相依、人境合一的感覺。作者提到靈運的詩和魯公的記載,暗示著詩歌和史書等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傳遞了對歷史和文化的珍視。
接下來,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和平時期的慶幸之情,沒有敵寇的侵襲,可以安閑地望著云和樹木,享受寧靜的生活。
詩中的西王母和白麟象征著仙境中的神仙和神奇的動物,增添了詩意的神秘和幻想色彩。
詩的后半部分涉及修行和追求自由的主題。尋找具有鳥爪的人和石屋中的神光,表達了對超凡境界和靈性的向往。然而,作者也意識到自己修行未成,靈氣的束縛使他無法滿足和充實。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與飛翔的向往,希望擁有羽翼,與黃鵠一同飛翔,象征著追求高尚境界、自由和升華。
整首詩以送別的方式結束,表達了對朋友的思念和祝福,將對方想象成游歷在星斗和竹林之間。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仙境般的景象和超越塵世的向往,表達了作者對自由、修行和升華的渴望。同時,詩中融入了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和珍視,以及對和平安寧生活的慶幸。整體上,這首詩詞充滿了詩意和遐想,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和追求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