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王樂道太丞應瀛州辟 / 作者:梅堯臣 |
相如既擊劍,仲宣亦從軍。
二人當其時,皆以能賦聞。
韓公守武垣,遲兵若屯云。
幄中欲寄畫,才智莫有君。
請之天子所,朝奏夕離群。
為沽斗酒飲,為買赤鯉焚。
魚盡酒亦盡,醉起衣袂分。
|
|
送王樂道太丞應瀛州辟解釋: 《送王樂道太丞應瀛州辟》是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相如既擊劍,仲宣亦從軍。
二人當其時,皆以能賦聞。
韓公守武垣,遲兵若屯云。
幄中欲寄畫,才智莫有君。
請之天子所,朝奏夕離群。
為沽斗酒飲,為買赤鯉焚。
魚盡酒亦盡,醉起衣袂分。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送別王樂道太丞前往應瀛州辟任的情景。詩中提到了相如和仲宣這兩位才華出眾的文人,他們都以才能出眾而聞名。另外還提到了韓公守衛武垣,部隊行動緩慢,如同云屯一般。梅堯臣在自己的帳篷中,希望將自己的畫作寄托給王樂道,但才智出眾的王樂道已經離開了。他向天子請示,白天奏報,晚上離開了群眾。他為了購買紅色的鯉魚,燃燒了自己的財富。魚和酒都喝光了,醉醺醺地起身,分別穿上自己的衣裳。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送別場景,表達了作者對王樂道的敬佩和祝福之情。相如和仲宣作為文人,以他們的才華聞名于世,他們的存在象征著文化的繁榮。韓公守衛武垣,行動遲緩,似乎是在暗示當時社會的困境和動蕩。梅堯臣希望將自己的畫作寄托給王樂道,但可惜王樂道已經離開,這表達了詩人的遺憾和失落。他向天子請示,白天奏報,晚上離開了群眾,顯示了他的忠誠和對權力的敬畏。他為了購買紅色的鯉魚,燃燒了自己的財富,表達了他對友誼和詩酒的珍視。最后,酒和魚都已經喝光,詩人醉醺醺地起身,穿上自己的衣裳,這象征著詩人與王樂道的分別,但也意味著一個階段的結束。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送別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作者對友誼、才華和離別的思考和感慨。同時,詩中也體現了宋代文人的風采和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