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王龍圖源叔之襄陽 / 作者:梅堯臣 |
忽驚車騎臨,乃是荊州長。
登堂語出處,陳事猶夢想。
別逾二十年,相遇今始兩。
爵位異禮數,齒發可下上。
但問我何有,而獨不愛曩。
敢告守拙愚,此道未嘗枉。
行當至峴山,羊公存廟像。
簫鼓有時奠,道德其可仰。
|
|
送王龍圖源叔之襄陽解釋: 《送王龍圖源叔之襄陽》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忽驚車騎臨,乃是荊州長。
突然驚動,車馬騎兵來到,原來是荊州的長官。
登堂語出處,陳事猶夢想。
登上堂階,說話的內容與以前的事情仍然像在夢中幻想一樣。
別逾二十年,相遇今始兩。
分別已經二十年了,今天才重新相見。
爵位異禮數,齒發可下上。
爵位不同,禮節也不同,年紀已到可以擔當上下之位。
但問我何有,而獨不愛曩。
只是問我現在有何所得,卻不獨自喜愛過去。
敢告守拙愚,此道未嘗枉。
敢于坦白守持拙笨之道,這條道路從未辜負過我。
行當至峴山,羊公存廟像。
去行走到峴山,還能見到羊公的廟像。
簫鼓有時奠,道德其可仰。
有時會奏起簫鼓,表達對道德的崇敬之情。
這首詩詞以送別王龍圖源叔之襄陽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時光和過去的友情的思念之情。詩人在詩中描述了長官的到來、重逢的場景以及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詩人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對自己才智不足的認知,并表示自己一直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和原則。最后,詩人提到了峴山和羊公廟像,暗示了對傳統倫理道德的敬仰和崇拜。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過去時光的懷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傳統道德的崇敬。通過對《送王龍圖源叔之襄陽》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忽驚車騎臨,乃是荊州長。
突然驚動,車馬騎兵來到,原來是荊州的長官。
登堂語出處,陳事猶夢想。
登上堂階,說話的內容仍像在夢中幻想一樣。
別逾二十年,相遇今始兩。
分別已過二十年,今天才重新相見。
爵位異禮數,齒發可下上。
爵位不同,禮節也不同,年紀已到可以擔當上下之職。
但問我何有,而獨不愛曩。
卻問我現在有何所得,卻不獨自喜愛過去。
敢告守拙愚,此道未嘗枉。
敢于坦白守持拙笨之道,這條道路從未辜負過我。
行當至峴山,羊公存廟像。
計劃去往峴山,羊公的廟像仍然保存。
簫鼓有時奠,道德其可仰。
偶爾會奏起簫鼓,表達對道德的崇敬之情。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送別王龍圖源叔去襄陽的情景,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過去友情的思念。詩中通過描述長官的到來、重逢的場景以及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過去時光的懷念之情。作者自嘲地表達了自己才智不足的認知,并堅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則。最后,作者提到了峴山和羊公廟像,表示對傳統道德的敬仰。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逝去時光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傳統道德的崇敬。詩詞通過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展示了作者對友情和價值觀的堅守,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推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