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張推官洞赴晏相公辟 / 作者:梅堯臣 |
送子居大梁,關中乃關外。
往者邊事繁,秦民被災害。
今聞獨豐穰,逮堠無動旝。
相公欲勤勞,請以臨都會。
多選天下才,佐佑如何賴。
決疑有全策,何必用蓍蔡。
雖病君強行,寶刀仍喜帶。
豈是為俗儒,空言事夸大。
|
|
送張推官洞赴晏相公辟解釋: 《送張推官洞赴晏相公辟》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張推官洞赴晏相公辟,
去往大梁,關中即關外。
往日邊事繁忙,秦民備受災害。
如今聽說獨自豐收,邊塞平安無戰旗。
相公欲勤勞奉公,請您出使都城。
多選拔全國人才,輔佐如何依靠。
解決疑慮有全面的策略,何必用占卜和預測。
盡管身體欠佳,您仍然勇往直前,寶刀仍然高懸腰間。
豈是為了迎合世俗儒生,空談虛言夸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梅堯臣送別張推官洞赴晏相公辟的場景。詩人表達了對洞赴晏相公前往大梁出使的祝福和贊美。
首先,詩人提到洞赴晏相公去往大梁,表示大梁是關中的外地,暗示了大梁的重要性。接著,詩人回顧了過去邊境的困擾和秦民的災害,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現在的安寧和獨特的豐收景象。這種轉變暗示著洞赴晏相公在邊境地區的執政能力和成就。
詩人對洞赴晏相公前往都城的決定表示支持和鼓勵,認為相公應當在都城中擇選天下的人才來輔佐他,而不是依賴占卜和預測。這表達了詩人對相公明智決策和實際才干的贊賞。
最后,詩人提到相公身體不佳,但仍然堅持前行,將寶刀佩帶在身邊。這表明相公堅定不移地追求公務,不為世俗儒生的虛言所動,強調了他的堅毅和果敢。
整首詩詞以送別的方式表達了對洞赴晏相公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忠誠、才干和勇往直前精神的贊揚。通過對歷史時事和個人品質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治理能力和堅定信念的認可,體現了宋代士人的治國理政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