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周直孺秘校和州都曹 / 作者:梅堯臣 |
箭頭破賊棄不為,筆端射策取桂枝。
殿前脫袍改舊色,庭下折腰甘去時。
歷陽郡小太守好,督郵宮閑眾吏嬉。
江邊竹園啼竹雞,竹里種花春過遲。
東望望夫云腳垂,煙雨隔岸風檣欹。
濕鴈不起沙上嘶,君思歷亂如盎絲。
|
|
送周直孺秘校和州都曹解釋: 詩詞:《送周直孺秘校和州都曹》
朝代:宋代
作者:梅堯臣
箭頭破賊棄不為,
筆端射策取桂枝。
殿前脫袍改舊色,
庭下折腰甘去時。
歷陽郡小太守好,
督郵宮閑眾吏嬉。
江邊竹園啼竹雞,
竹里種花春過遲。
東望望夫云腳垂,
煙雨隔岸風檣欹。
濕鴈不起沙上嘶,
君思歷亂如盎絲。
中文譯文:
箭頭破賊棄不為,
筆端射策取桂枝。
殿前脫袍改舊色,
庭下折腰甘去時。
歷陽郡小太守好,
督郵宮閑眾吏嬉。
江邊竹園啼竹雞,
竹里種花春過遲。
東望望夫云腳垂,
煙雨隔岸風檣欹。
濕鴈不起沙上嘶,
君思歷亂如盎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梅堯臣所作,題目為《送周直孺秘校和州都曹》。詩中運用了富有意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壯志凌云、胸懷坦蕩的畫面。
詩的第一聯寫道:“箭頭破賊棄不為,筆端射策取桂枝。”這里以箭和筆為象征,表達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追求卓越的決心。箭頭破賊,意味著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筆端射策,意味著追求文學成就和才華的追求。
接著的兩句:“殿前脫袍改舊色,庭下折腰甘去時。”表達了主人公舍棄官位的豪情壯志。主人公不為官位所拘束,毅然脫去官袍,改變過去的束縛,自愿折腰辭去官職。
詩的第三聯描寫了主人公歷陽郡的太守,他善良和寬厚的性格,使得督郵宮中的官員們閑暇時光得以嬉戲。
第四聯以江邊竹園為背景,描述了竹雞在竹園中啼叫,以及種花的時節已經過去。這里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同時也抒發了主人公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來的兩句:“東望望夫云腳垂,煙雨隔岸風檣欹。”描繪了遠處的景色,以及風檣傾斜的畫面。這里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了主人公對離別的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濕鴈不起沙上嘶,君思歷亂如盎絲。”以濕鴈未能起飛的形象,象征著主人公的思緒沉重。君思歷亂如盎絲在這里表達了主人公對歷史亂世的思考和回憶,以及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
整首詩詞以意象豐富的語言描繪了主人公的壯志凌云和胸懷坦蕩的情懷,同時也通過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過去的回憶。這首詩詞展現了梅堯臣雄心壯志和對時代的思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