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韻和楊直講九日有感 / 作者:梅堯臣 |
也持黃菊蕊,時望白衣人。
苜蓿從來厭,茱萸卻乍親。
護霜云不散,吹帽客何貧。
莫要悲搖落,秋花更勝春。
|
|
依韻和楊直講九日有感解釋: 《依韻和楊直講九日有感》是一首宋代梅堯臣創作的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也持黃菊蕊,時望白衣人。
苜蓿從來厭,茱萸卻乍親。
護霜云不散,吹帽客何貧。
莫要悲搖落,秋花更勝春。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九月的感慨和思考。詩中描繪了黃菊盛開的景象,同時表達了對白衣人的期盼。作者提到苜蓿,意味著自己對平凡事物的厭倦,而茱萸的親近則反映了對高尚品質的追求。詩中出現的護霜云是對秋天的描繪,它們代表了秋天的豐收和收獲。最后,作者提醒讀者不要悲傷于花朵的凋零,因為秋花勝過春花。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花朵、人物和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秋天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黃菊和白衣人象征著美好的事物和人物,通過對它們的描繪,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作者以苜蓿和茱萸為對比,表達了對平凡和高尚的價值觀。護霜云的描述給人一種秋天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豐收的喜悅。最后兩句詩則表達了對生命的理解,提醒人們不要過于悲傷于事物的消逝,因為秋花所代表的東西勝過春花,暗示了人生的成熟和積累的價值。
整體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象和人生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秋天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詞通過對不同事物的對比,傳遞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命的理解,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