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仲章都官示卷因以贈之 / 作者:梅堯臣 |
赭白西北來,本是天馬種。
朝秦暮至吳,嵩華如歷冢。
伯樂曾未逢,垂頭牧青隴。
今朝顧我鳴,振鬣耳聳聳。
聲生秋風悲,已喪荊軻勇。
誰牽駕鸞車,高躡云霧擁。
|
|
周仲章都官示卷因以贈之解釋: 詩詞:《周仲章都官示卷因以贈之》
赭白西北來,
本是天馬種。
朝秦暮至吳,
嵩華如歷冢。
伯樂曾未逢,
垂頭牧青隴。
今朝顧我鳴,
振鬣耳聳聳。
聲生秋風悲,
已喪荊軻勇。
誰牽駕鸞車,
高躡云霧擁。
中文譯文:
紅色和白色的馬匹從西北而來,
它們原本是上天所賜的良馬。
早晨離開秦國,傍晚到達吳國,
宛如嵩山和華山那些古墓陵。
曾經伯樂未曾遇見過它們,
它們低頭吃草在青隴上。
今天早晨它們看向我鳴叫,
搖動長鬣,耳朵也聳立起來。
它們的聲音在秋風中哀怨,
已經喪失了荊軻那勇猛的氣概。
是誰牽引著它們乘坐鳳凰車,
高高踏云而行,被云霧所包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幅動情的畫面,描繪了一群赭色和白色的馬匹從遙遠的西北而來,傳說中的天馬后裔。它們穿越秦國和吳國,宛如歷史上名山嵩山和華山的陵墓一樣莊嚴肅穆。然而,這些珍貴的馬匹卻未能被傳說中的馬術大師伯樂所遇見,它們只能低頭吃草在偏遠的青隴上。然而,當它們看到我時,它們發出高亢的鳴叫聲,搖動長鬣,昂首聳立。它們的聲音在秋風中悲涼哀怨,似乎已經失去了昔日荊軻那種英勇剛毅的氣概。
整首詩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一幅寂寥而唯美的景象,通過對馬匹的描寫,表達了人們對珍貴資源的珍惜和遺憾。馬匹象征著自由、力量和榮耀,而它們的來去無常,未能被伯樂所知,給人一種惋惜和追憶的情感。詩中還透露出一種對英雄荊軻的懷念,荊軻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刺客,他的英勇事跡已經成為傳說。詩人通過對馬匹的描寫,與荊軻的勇猛相對照,表達了對英雄氣概逝去的感嘆。
整首詩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和景物描寫,以及細膩的情感表達,給人以視覺和情感上的沖擊。它通過對馬匹的描述,將自然景物與人物形象相結合,以獨特的方式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