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和永叔贈別擇之赴陜郊 / 作者:梅堯臣 |
古人相送贈以言,今人相送舉以酒。
酒行殷勤意豈疏,酒罷躊躇悲更有。
行當何之來者誰,陜府兵吏爭迎走。
壺漿往往過函關,翰林惜別方攜手。
自言老大遇知難,愿得公詩為不朽。
公因索筆作長謠,落落寓言誠十九。
我慚竹管廁宮懸,縱合律度應非偶。
太守西行已不貧,忽獲明珠盈大斗。
歸立螭頭未是遲,暫向棠陰問遺叟。
|
|
次韻和永叔贈別擇之赴陜郊解釋: 《次韻和永叔贈別擇之赴陜郊》是宋代梅堯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古人相送贈以言,
今人相送舉以酒。
酒行殷勤意豈疏,
酒罷躊躇悲更有。
行當何之來者誰,
陜府兵吏爭迎走。
壺漿往往過函關,
翰林惜別方攜手。
自言老大遇知難,
愿得公詩為不朽。
公因索筆作長謠,
落落寓言誠十九。
我慚竹管廁宮懸,
縱合律度應非偶。
太守西行已不貧,
忽獲明珠盈大斗。
歸立螭頭未是遲,
暫向棠陰問遺叟。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古人和現(xiàn)代人在送別時的不同方式。古人相送時以言語相贈,而現(xiàn)代人則以舉杯相送。詩人認為盡管現(xiàn)代人的送別方式更加熱情殷勤,但送別之后的離別之情卻更加深沉悲切。詩人不禁思考自己前往何處,有誰來迎接他。他到達陜府之后,發(fā)現(xiàn)士兵和官員們都爭相迎接他。壺中的酒一次次地過關,而文人官員們則珍惜離別的時刻,緊握雙手相送。詩人自言自語,表示自己年事已高,遇到困難,希望得到詩人永叔的詩作,以使自己的名字流傳不朽。于是,永叔因此而要求詩人梅堯臣寫一首長詩,其中蘊含深意,誠意十足。詩人自謙說自己的才藝不及永叔,但并非偶然能夠合拍韻律。太守已經出使西方,已經富有,忽然間獲得了一顆明珠,足夠填滿大斗。詩人表示自己回到家中立即將這顆明珠插在螭龍的頭部,表示遲早會完成此事。最后,詩人決定暫時前往棠陰,請教年邁的長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古今送別方式的對比,表達了離別之情的深沉和傷感。詩人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送別時的情景,同時展示了對未來的期許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古人與今人、言與酒、殷勤與躊躇等對照,突顯了離別的悲涼和思念之情。詩人對自身的自謙和對永叔的贊美,展示了詩人的謙遜和對友情的真摯。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意境清新,通過對細節(ji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友情的感慨與思考,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