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裴如晦萬里集書其後 / 作者:梅堯臣 |
君自萬里回,遂成萬里集。
其詩二百篇,文字必已立。
定應侔前人,未嘗有蹈襲。
古溪蠻鐵刀,出冢土花澀。
誰將飾以玉,鐔上光熠熠。
宋子序其端,精悍孰鉗摯。
搜新造空蒙,俗眼不得入。
示予要賦之,短戈慚後執。
|
|
讀裴如晦萬里集書其後解釋: 《讀裴如晦萬里集書其後》
君自萬里回,遂成萬里集。
其詩二百篇,文字必已立。
定應侔前人,未嘗有蹈襲。
古溪蠻鐵刀,出冢土花澀。
誰將飾以玉,鐔上光熠熠。
宋子序其端,精悍孰鉗摯。
搜新造空蒙,俗眼不得入。
示予要賦之,短戈慚後執。
中文譯文:
君從遠方歸來,遂成《萬里集》。
其中有二百篇詩,文字必然已經成就。
他的作品與前人相比,從未有過模仿的痕跡。
古溪出產的蠻族鐵刀,從墳墓的土地中采得的花朵,粗糙而野性。
誰會將其裝飾成玉石一般,閃爍著光芒。
宋子(宋徽宗)親自序言,精湛而堅決。
他探尋新鮮事物,創造了空靈的藝術,普通眼光無法理解。
他向我展示了創作的要義,使我對自己的短板感到慚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梅堯臣對裴如晦《萬里集》的贊美和借鑒。裴如晦是宋徽宗時期的一位優秀詩人,他的詩文深受梅堯臣的喜愛和推崇。詩中描繪了裴如晦從遠方歸來,完成了《萬里集》的創作。裴如晦的詩篇達到了二百篇,文字功底已經非常扎實。與其他前輩詩人相比,裴如晦的作品獨樹一幟,從未被模仿過。詩中提到的古溪蠻鐵刀和從冢土中采得的花朵,象征著裴如晦作品的粗獷和獨特之處。詩人想象著如果有人將這些粗獷之物裝飾成玉石一般的光華,那將會是怎樣一種奇特的景象。梅堯臣贊美宋徽宗在序言中對裴如晦作品所表達的精湛和堅定態度。裴如晦的作品充滿了探索新鮮事物和創造空靈藝術的精神,普通人難以理解其中的深意。最后,梅堯臣表示自己受到了裴如晦的啟發,對自己的寫作能力感到慚愧。
這首詩詞贊美了裴如晦的獨特才華和獨創精神,表達了對他作品的欽佩和敬仰之情。同時,也反映了梅堯臣對自身寫作能力的不足之感,希望通過裴如晦的啟示來提高自己的創作水平。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示了詩人對于創作的追求和對優秀作品的贊賞,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時代潮流的關注和對個人才華的自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