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持國邀賦斗山鵲 / 作者:梅堯臣 |
俗有巧斗心,畜此巧斗禽。
搏擊無迅節,爪觜自相侵。
胡能知遠人,角勝合百金。
鳳皇安在哉,徒此望丹岑。
|
|
韓持國邀賦斗山鵲解釋: 《韓持國邀賦斗山鵲》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俗中有技巧斗心,養此巧斗的禽鳥。
搏擊時沒有明顯的規律,它們的爪子和嘴相互攻擊。
胡能了解遠方的人,角斗勝過合百金。
鳳凰究竟在哪里呢?只能望著遙遠的丹岑(指傳說中鳳凰棲息的地方)。
詩意:
《韓持國邀賦斗山鵲》這首詩詞描繪了人們喜歡觀賞斗鵲比賽的情景。斗鵲是一種特殊的禽鳥,被人們養在一起進行搏斗。詩中表達了人們對斗鵲搏斗技巧的欣賞,但也暗示了這種斗爭的殘酷和無序。作者通過描寫斗鵲的斗爭,反思了人們對遠方事物的無知和對珍貴事物的淺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斗鵲為題材,通過描繪斗鵲搏斗的場景,抒發了作者對人們追求巧技和奢華的行為的思考。首先,詩中以巧斗心來形容人們對斗鵲搏斗的興趣,表達了人性中追求技巧和競爭的一面。然而,作者在描寫斗鵲搏斗時強調了其沒有明顯的規律,爪子和嘴相互攻擊,暗示了這種斗爭的無序和殘酷性。這種斗爭與鳳凰的高貴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其次,作者通過詩中的對比,表達了對遠方事物的疑問和對珍貴事物追求的思考。詩中提到角斗勝過合百金,暗指斗鵲搏斗的技巧和價值超過了常人所能理解的珍貴。然而,最后一句"鳳皇安在哉,徒此望丹岑"則表達了作者對鳳凰的追求和對遠方美好事物的向往。詩人認為,斗鵲的斗爭雖然有技巧,卻無法與傳說中的鳳凰相提并論,對遠方的美好只能停留在遙遠的期望之中。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斗鵲搏斗的描寫,抒發了對人們追求巧技和奢華的思考,并以對鳳凰的向往來對比和襯托。詩中融合了對人性、追求和理想的思考,給人以啟示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