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持國石蘚 / 作者:梅堯臣 |
石根云常蒸,老蘚密於毯。
濕翠連澗陰,凈綠繞巖坎。
不異泉上芹,豐茸猶可擥。
安知山中客,遠寄趣已淡。
|
|
和持國石蘚解釋: 《和持國石蘚》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石根云常蒸,
老蘚密於毯。
濕翠連澗陰,
凈綠繞巖坎。
不異泉上芹,
豐茸猶可擥。
安知山中客,
遠寄趣已淡。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山中的石蘚為主題,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作者通過石蘚的形象,傳達了對山水之美的感受,同時也表達了對人生追求的一種思考和警示。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中的石蘚作為意象,通過描繪石蘚的特點和狀態,展現了山中的寧靜和祥和。詩中的“石根云常蒸”,形象地描繪了石蘚受到云霧的滋潤和蒸騰,顯示了山水之間的生機和活力。
接著,詩中的“老蘚密於毯”表達了石蘚的茂密和繁盛,猶如一層厚厚的毯子覆蓋在石頭上。這種景象使人感受到濕潤的氣息和豐富的生命力,也暗示了作者對生命活力和豐盈之美的贊嘆。
詩中的“濕翠連澗陰,凈綠繞巖坎”描繪了石蘚的翠綠色調,以及它們在溪澗和巖石間的連綿分布。這種景象給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覺,同時也傳遞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賞之情。
接下來,“不異泉上芹,豐茸猶可擥”將石蘚與泉水上的芹菜進行了比喻,強調了石蘚的茂盛和可取之美。這里的“豐茸”形象地描繪了石蘚的柔軟和豐滿,表達了作者對石蘚的喜愛和推崇。
最后兩句“安知山中客,遠寄趣已淡”則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作者通過“山中客”的形象,暗示了自己在山中追求自然之趣的經歷,同時也反思了遠離自然后,追求之趣已逐漸淡漠的現狀。這種思考使讀者重新審視人生的追求和價值,呼喚人們重新關注自然并尋求內心的寧靜與滿足。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石蘚的美麗景象,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人生追求的思考。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傳神,語言簡練而含蓄,給人以寧靜、清新的感受,也引發人們對生命的思考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