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公儀龍圖憶小鶴 / 作者:梅堯臣 |
聞憶華亭雙鶴雛,蒼毛未變頂微朱。
閑情且與稻粱飽,寄語休將雞鶩驅。
丁令再歸移歲月,王褎端為約僮奴。
主人必欲看飛舞,太液池寬肯放無。
|
|
和公儀龍圖憶小鶴解釋: 《和公儀龍圖憶小鶴》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聞憶華亭雙鶴雛,
蒼毛未變頂微朱。
閑情且與稻粱飽,
寄語休將雞鶩驅。
丁令再歸移歲月,
王褎端為約僮奴。
主人必欲看飛舞,
太液池寬肯放無。
中文譯文:
聽說華亭的雙鶴孵出了幼雛,
灰白的羽毛還未變成紅頂微朱。
暫且放下繁忙的事務,享受著豐盛的稻谷和糧食,
寄語你們,不要再把雞和鶩逼走。
丁令(指作者)再次回到這里,歲月已經流轉,
王褎(指當時的官員)端起酒杯,與約束的仆人一同歡樂。
主人一定希望看到小鶴飛舞的情景,
太液池那么寬闊,怎么可能不放它們自由飛翔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華亭的雙鶴孵出幼雛的情景,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嘆和對寧靜生活的渴望。詩中提到的華亭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雙鶴雛鳥的出生象征著新生和希望。作者以飽滿的情感描述了它們的美麗和可愛。
詩中的"蒼毛未變頂微朱"描繪了小鶴的羽毛,雖然還沒有完全變為成熟的紅頂,但已經呈現出微微的紅色,展示了它們成長的過程。
接下來的幾句表達了作者對寧靜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夠拋開繁忙的瑣事,享受簡單而充實的生活,不再追逐功名利祿。
最后兩句描述了作者回到華亭的情景,丁令再次回到這里,歲月已經過去。王褎與約束的仆人一同歡聚,展現出一種宴飲的場景。主人希望能夠看到小鶴飛舞的情景,太液池的寬闊也意味著小鶴可以自由地翱翔天空。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華亭的美景和小鶴的成長,展現了對寧靜、自由生活的向往,表達了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渴望。同時,也給人一種愉悅、輕松的感覺,讓人沉浸在美好的自然景色和寧靜的生活情趣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