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曇穎師四明十題·獅子巖 / 作者:梅堯臣 |
巖形若狻猊,不能千里走。
豈無鳥獸群,當假風雷吼。
寄謝棲息人,想像真妄有。
|
|
和曇穎師四明十題·獅子巖解釋: 《和曇穎師四明十題·獅子巖》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巖形若狻猊,不能千里走。
豈無鳥獸群,當假風雷吼。
寄謝棲息人,想像真妄有。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獅子巖的景象。獅子巖形狀猶如雄獅,但它無法像真正的獅子那樣遨游于千里之外。然而,盡管它不能真正移動,但它周圍并不缺少鳥獸的群聚,仿佛聽到了它們發出的風聲和雷聲。作者在詩中寄托了自己對那些棲息在獅子巖附近的人們的思念,并且想象著他們與這座巖石的互動,以及對巖石所具有的神奇和威嚴的臆想。
賞析:
這首詩詞以獅子巖為題材,通過對巖石的形象描繪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力的謳歌。詩人以獅子巖的形象,表達了一種沉穩、威嚴的氣質,強調了巖石的堅固和不可動搖的特性。盡管巖石無法真正行走,但它周圍卻依然有著豐富的生命活動,鳥獸群聚,仿佛在巖石上回蕩著風雷之聲。
在詩的最后幾句中,作者將自己的思念寄托給了那些棲息在獅子巖附近的人們。他設想了這些人與巖石之間的互動,以及他們對巖石所抱持的敬畏和臆想。這種設想和寄托,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情感共鳴,以及對人與自然之間聯系的思考。
整首詩詞通過運用形象生動的描寫和比喻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景物的獨特感悟和想象。它讓讀者在欣賞自然美的同時,也引發了對人與自然關系、生命力和想象力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