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曇穎師四明十題·石筍峰 / 作者:梅堯臣 |
巨石如龍孫,聳聳煙霧里。
明明落溪口,納納喧灘齒。
何當助齋盂,菌蕃徒為美。
|
|
和曇穎師四明十題·石筍峰解釋: 《和曇穎師四明十題·石筍峰》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巨石如龍孫,聳聳煙霧里。
明明落溪口,納納喧灘齒。
何當助齋盂,菌蕃徒為美。
譯文:
巨大的石頭像是龍的后代,在煙霧中聳立。
明亮的溪水從峰口落下,匯入喧嚷的灘涂。
何時能為齋室帶來靜謐,蘑菇繁茂也會成為美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四明山的景色,主要聚焦在一座名為石筍峰的山峰上。詩人以形象生動的筆觸描述了石筍峰的巍峨壯觀,將其比喻為一條巨龍的子孫,矗立在煙霧彌漫的山間。接著,詩人描述了清澈的溪水從山峰口落下,形成喧鬧的灘涂景象,營造出山水交融的壯麗氛圍。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希望能夠在這樣的景色中修行靜心,享受齋戒的寧靜,即使是在蘑菇繁茂的環境中,也會感受到美的存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四明山的自然景觀,通過對石筍峰的描寫,展示了山水之間的壯麗與生機。詩人巧妙地運用形象的比喻和細膩的描寫,將山峰比作龍的后代,突出了其巨大和威嚴的特點。同時,通過描繪溪水的流動和灘涂的喧囂,增加了詩詞的動感和生動性。
詩人在最后兩句中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愿望。他希望能夠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中修行,尋求內心的寧靜。即使在蘑菇繁茂的環境中,他也能夠感受到美的存在,體驗到修行帶來的美好。
整首詩詞以景寫情,通過對山水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寧靜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四明山的壯麗和詩人內心的感悟,展現了宋代文人的山水情懷和意境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