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鄰幾邀食餛飩學書謾成 / 作者:梅堯臣 |
老肌瘦腹喜食熱,況乃十月霜侵膚。
與君共貧君餉我,吹虀不學屈大夫。
前時我膾斫赬鯉,滿坐驚睨卒笑呼。
誠知舉籌意淺狹,一餐豈計有與無。
|
|
江鄰幾邀食餛飩學書謾成解釋: 《江鄰幾邀食餛飩學書謾成》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鄰幾邀食餛飩學書謾成,
朝朝食熱肉,十月霜侵人。
與君共貧賤,你給我飯吃,
我不學屈原,只吹簫不學屈原。
前幾天我切了一條紅色的鯉魚,
滿座的人驚訝地看著我,突然笑了起來。
我知道我舉籌不夠周全,
一餐的規劃怎能有與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梅堯臣與江鄰的友誼和貧困生活的態度。詩中描述了作者老邁、身體瘦弱,但對熱食感到喜悅,尤其在十月寒冷的天氣里,熱食對他有很大的滋補作用。他與江鄰共同度過貧困的日子,江鄰供給他食物,作者感激不盡。然而,作者并不追求學習像屈原那樣的高尚品德,只是吹奏自己的簫而已。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自己之前切開一條紅色的鯉魚,引起了周圍人的驚訝和歡笑。這表明他的行為與身份不符,可能是因為他是個貧困的人,卻有能力享受一些美食。然而,作者也意識到自己的籌劃不夠周全,無法保證每一餐都有充足的食物。
這首詩詞以平實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生活境遇和對貧困生活的坦然態度。他通過描述自己與江鄰的友情和對熱食的喜愛,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珍視。同時,他也承認自己的局限性和貧困的現實,表達了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對物質生活的不過分追求。這首詩詞以質樸、真實的表達方式,展現了宋代普通人的生活情境,具有一定的現實主義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