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鄰幾饌鰌 / 作者:梅堯臣 |
泥鰌魚之下,曾不享佳賓。
又嫌太健滑,治洗煩庖人。
煎炙亦苦腥,未嘗輒向唇。
江侯昔南官,家膳無此珍。
昨日邀我餐,下籌勝紫鱗。
乃知至賤品,唯在調甘辛。
|
|
江鄰幾饌鰌解釋: 《江鄰幾饌鰍》是宋代梅堯臣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江邊的鄰居家中品嘗鰍魚的經歷,表達了對鰍魚的珍貴和對調味品味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泥鰍魚之下,曾不享佳賓。
又嫌太健滑,治洗煩庖人。
煎炙亦苦腥,未嘗輒向唇。
江侯昔南官,家膳無此珍。
昨日邀我餐,下籌勝紫鱗。
乃知至賤品,唯在調甘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鰍魚為主題,通過對鰍魚的描述和對比,表達了對美食品味的思考和對社會地位的反思。
首先,詩中提到泥鰍魚,泥鰍是一種常見的江河魚類,通常被認為不值得珍視和品味。作者描述泥鰍魚“曾不享佳賓”,說明平時并不被看重,被認為不值得招待貴賓。
其次,作者提到泥鰍魚的特點,稱其“太健滑”,對廚師來說清洗麻煩。煎炙泥鰍魚后的味道“苦腥”,作者自己也未嘗過。這些描寫傳遞出泥鰍魚作為食材的局限性和不受歡迎的特點。
接著,作者提到江侯家中并沒有供應鰍魚這樣的珍貴食材,這暗示著江侯的家膳并不奢華,不像一些貴族家庭那樣擁有各種珍饈美味。
最后,作者描寫自己受邀品嘗鰍魚的經歷,將鰍魚與紫鱗(一種珍貴的魚類)進行對比。通過“下籌勝紫鱗”一詞,表達了作者對鰍魚的贊美,暗示著在作者眼中,鰍魚的價值得以彰顯。
整首詩詞通過對泥鰍魚的描寫,折射出作者對食物品味和社會地位的思考。作者借泥鰍魚這一普通食材,表達了自己對調味品味的重要性的認識,以及對社會等級制度的思考。這首詩詞在簡潔的描寫中蘊含了深刻的思考,展示了宋代詩人對美食和社會的敏感觸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