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山 / 作者:梅堯臣 |
和楚人,茲楚地。
泣玉山,無所記。
但見楚人夸產玉,古廟幽幽無鬼哭。
儻有鬼,定無足。
|
|
荊山解釋: 《荊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和楚人,茲楚地。
泣玉山,無所記。
但見楚人夸產玉,
古廟幽幽無鬼哭。
儻有鬼,定無足。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楚地的思念和對楚人的觀察。作者與楚人相處,身處楚地,感受著這片土地的氣息。他在玉山上流淚,卻無法記錄下自己的感受。他看到楚人夸耀產出的玉石,卻發現古老的廟宇里幽靜無人,沒有鬼神的哭泣聲。即使有鬼神存在,也無法滿足作者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楚地的思念和對現實的觀察。詩中的“和楚人”表明了作者與楚人的交往,也凸顯了他對楚地的親切感。他在楚地的玉山上哭泣,表達了內心的感傷和思念之情。然而,詩中的“無所記”暗示了作者無法將自己的感受具體表達出來,可能是因為情感太過深沉或語言無法表達的原因。
接下來,作者觀察到楚人夸耀產出的玉石,但他所感受到的并不是玉石的珍貴,而是古廟中幽靜無人、沒有鬼神哭泣的景象。這種描寫可以理解為對楚地歷史與文化的思考,古廟作為文化遺址,本應有鬼神的存在,但現實卻顯示出了荒涼和寂靜。通過描繪這一景象,作者表達了對楚地古文化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失望之情。
最后兩句“儻有鬼,定無足”,表達了作者對于鬼神存在的懷疑和對現實的無奈。即使有鬼神存在,也無法填補作者內心的思念之情。這種無奈和失望的情緒,使整首詩詞在簡潔中透露出深邃的意境,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楚地的情感與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