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驚鳧 / 作者:梅堯臣 |
驚鳧雖避人,終戀舊所泊。
盡背船頭去,卻從船尾落。
須知取勢高,不是初飛錯。
|
|
驚鳧解釋: 《驚鳧》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驚飛的鳧鳥雖然躲避人群,但最終仍念念不忘過去停泊的地方。它試圖從船的頭部飛離,卻不斷落在船的尾部。應該知道,取得高處的位置,并不意味著就能一開始就飛得正確。
詩意:
這首詩以鳧鳥為象征,表達了人生中面對變遷和挑戰時的困惑和無奈。鳧鳥原本在某個地方安定下來,但由于某種原因被驚嚇而逃離,試圖逃離過去的困境。然而,它卻無法成功地飛離,最終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嘗試。詩人通過鳧鳥的經歷,表達了人們在面對新的環境和挑戰時,可能會犯錯、迷失方向,但也要明白成功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
賞析:
《驚鳧》通過鳧鳥的形象描繪了人生中常見的境遇和挑戰。鳧鳥原本是一種寧靜的鳥類,喜歡停留在水面上,享受安詳的時光。然而,當它遭遇到外界的干擾和驚嚇時,它試圖逃離,卻失敗了。詩人通過鳧鳥的經歷告訴我們,人生中有時候我們會面臨各種不確定的情況,不得不做出選擇和決策。然而,即使我們努力逃離過去的困境,有時候我們仍然會回到原點,重新面對相同的問題或困境。
詩人在最后兩句中提到了取勢高和初飛錯,意味著在面對困境時,我們也要有正確的態度和判斷力。取勢高意味著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而不是盲目地逃避或做出錯誤的決策。初飛錯表示在一開始可能會犯錯誤,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再次嘗試或取得成功。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質樸的語言,表達了人生中常見的困惑和挫折,同時提醒人們要保持冷靜和樂觀的態度,勇敢面對挑戰,并從失敗中吸取經驗和教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