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哭笑鳥 / 作者:梅堯臣 |
日月轉入地,星辰蔽重云。
夜色晦若漆,怪禽巢未焚。
其音哭且笑,哀樂詎能分。
方哭且笑時,曾莫有以群。
哭為何所悲,笑為何所聞。
了不預人事,吉兇誰復云。
|
|
哭笑鳥解釋: 《哭笑鳥》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日月轉入地,星辰蔽重云。
夜色晦若漆,怪禽巢未焚。
其音哭且笑,哀樂詎能分。
方哭且笑時,曾莫有以群。
哭為何所悲,笑為何所聞。
了不預人事,吉兇誰復云。
詩意:
這首詩以寓言的方式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不可預測性。詩中的"哭笑鳥"象征著世間萬物的哭泣和歡笑,以及人們在喜悅和悲傷之間的無法分辨。詩人通過描繪夜晚的黑暗、星辰被濃云遮蓋的景象,以及神秘的鳥巢未被燒毀的情景,表達了生命中的變幻和不可捉摸的特性。詩人進一步思考了哭泣和笑聲的真正含義,以及它們在人生中的意義。最后,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吉兇和命運的預知究竟由誰來決定。
賞析:
《哭笑鳥》通過隱喻和象征的手法,揭示了生命的無常和人生的無法預測性。詩中的"哭笑鳥"形象生動,既表達了人們在快樂和悲傷之間難以分辨的情緒,又暗示了生命中的喜怒哀樂都是瞬息即逝的。詩人運用夜晚的黑暗和星辰被云遮蓋的景象,以及鳥巢未被燒毀的情節,增強了詩中無常和不可預測的主題。最后的問題提出了對命運和吉兇的思考,引發讀者的深思。
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示了生命的無常性和人生的無法預測性,讓讀者對命運和人生的意義進行思考。通過對情緒、時間和命運的探討,詩人喚起了讀者內心深處的共鳴,引導人們思考生命的真諦。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意境和雋永的表達方式,展示了梅堯臣的才華和對人生哲理的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