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判官赴饒州 / 作者:梅堯臣 |
昔日里中舊,今為幙下英。
煙波歸楚國,風月滿都城。
食有江魚美,時無羽檄驚。
他年儻行縣,肯使折腰迎。
|
|
施判官赴饒州解釋: 《施判官赴饒州》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日里中舊,今為幙下英。
往昔的中舊時光,如今成為朝廷中的英才。
煙波歸楚國,風月滿都城。
江水的煙波歸屬楚國,風景和月色充滿了都城。
食有江魚美,時無羽檄驚。
享用美味的江魚,時光安寧沒有戰亂的憂慮。
他年儻行縣,肯使折腰迎。
如果有機會到縣城行走,愿意折腰迎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施判官赴饒州的情景。詩人通過對施判官的贊美和對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施判官的敬佩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詩中的“昔日里中舊,今為幙下英”表達了施判官過去的平凡身份,如今卻成為了朝廷中的杰出人物,顯示了他的才華和成就。
“煙波歸楚國,風月滿都城”描繪了江水的煙霧和楚國的歸屬感,以及都城中的美麗風景和月色,給人一種寧靜和愉悅的感覺。
“食有江魚美,時無羽檄驚”表達了施判官過上了安逸的生活,享受著美味的江魚,沒有戰亂的憂慮,生活安寧。
最后兩句“他年儻行縣,肯使折腰迎”表達了詩人對施判官的期望,希望有機會到縣城行走,施判官能夠親自迎接。
整首詩詞通過對施判官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描繪,表達了對施判官的敬佩和對安寧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展示了宋代社會中官員的晉升和享受的機會,以及對鄉野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