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李端叔 / 作者:蘇軾 |
若人如馬亦如班,笑履壺頭出玉關。
已入西羌度沙磧,又來東??礉?。
識君小異千人里,慰我長思十載間。
西省憐君?一作鄰居?時邂逅,相逢有味是偷閑。
|
|
答李端叔解釋:
《答李端叔》是蘇軾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若人如馬亦如班,
笑履壺頭出玉關。
已入西羌度沙磧,
又來東??礉健?br/> 識君小異千人里,
慰我長思十載間。
西省憐君?一作鄰居?時邂逅,
相逢有味是偷閑。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表達了作者與李端叔之間的情誼,以及欣賞自然景色的愉悅心情。
詩詞的賞析如下:
在詩的開頭,蘇軾以如馬如班的姿態,笑著履著履壺頭出玉關,意味著他自由自在地行走于世間,不受束縛。接著,他提到自己已經穿越了西羌的沙漠磧地,又來到東海欣賞著波濤洶涌的山景。這表達了蘇軾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旅行的向往。
然后,蘇軾提到他認識了李端叔,認為他在千人之中有一些與眾不同之處,與他相遇和交往,使他在長時間的思念中找到了一些慰藉。這表達了作者對李端叔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最后兩句中的“西省憐君”是有爭議的一句,也有人認為是“鄰居”,具體解釋因為文獻記載不一致而存在爭議。無論是哪種解釋,都強調了蘇軾與李端叔的相遇是偶然的,但卻是一段令人愉快的閑暇時光。
整首詩詞流暢自然,以敘述為主,展示了蘇軾對自然景色和友情的贊美,表達了他享受生活和追求自由的態度。同時,通過與李端叔的相遇,也傳遞了一種對真摯友誼的珍視和感恩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