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答頓起二首 / 作者:蘇軾 |
十二東秦比漢京,去年古寺共題名。
早衰怪我遽如許,苦學憐君太瘦生。
茅屋擬歸田二頃,金丹終掃雪千莖。
何人更似蘇司業,和遍新詩滿洛城。
|
|
次韻答頓起二首解釋:
《次韻答頓起二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秦與漢京相比,十二年前我們曾在古寺共同留下題字。我早年衰老,怪我自己過于匆忙;你苦學苦思,我為你的消瘦而感到心疼。我計劃住進一幢茅屋,歸田務農;你卻堅持修煉金丹,將來終能拋開一切煩惱。無論如何,還有誰能與蘇司業相比呢?你的新詩已經遍布滿洛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友人頓起的回應,同時也展現了他自己的心境。詩人首先比較了東秦與漢京兩地的景象,抒發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他自嘲地說自己過早地衰老,認為這是自己過于匆忙的結果。與此同時,他心疼友人因為苦學而變得消瘦。然后,蘇軾表達了自己的計劃,即住進一幢茅屋,過上簡樸的田園生活;而頓起則堅持修煉金丹,追求更高的境界。最后,蘇軾以自己的身份和才華自豪地說,沒有人能夠與蘇司業相比,指出友人的新詩已經廣為流傳于洛陽城。
這首詩詞流露出蘇軾對友人的關心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示了他自己的人生態度。他對友人的苦學表示同情和贊賞,同時表達了自己過去匆忙所帶來的懊悔。他計劃過上簡樸的田園生活,與友人的修煉金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后,他以自己的身份和才華自豪地說,沒有人能與他相提并論,顯示出自信和豪情。整首詩詞通過對友人和自身的對比,展現了不同人生選擇和態度的反思,同時也表達了對友情和人生的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