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洪州通判何太博先歸新淦 / 作者:梅堯臣 |
拜官江上客,乘馬不乘船。
獨畏蛟龍浪,將歸風雨天。
葛花侵野徑,源水入腴田。
君住巴丘下,西山道路連。
|
|
送洪州通判何太博先歸新淦解釋: 《送洪州通判何太博先歸新淦》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拜官江上客,
乘馬不乘船。
獨畏蛟龍浪,
將歸風雨天。
葛花侵野徑,
源水入腴田。
君住巴丘下,
西山道路連。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送別洪州通判何太博,他即將返回新淦。詩人表達了對他的祝福和對他未來歸程的擔憂。詩中描繪了江上的客船,詩人選擇騎馬而不是乘船,可能是因為他對江中的蛟龍和波浪感到害怕。他預見到了將要面對的風雨天氣。詩人還描繪了葛花侵入野徑和源水灌溉肥沃的田地,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景。最后,詩人提到了君主居住在巴丘下,西山的道路與之相連,這可能是對君主的致敬。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情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才華和情感世界。詩人運用了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自然景色與人情感相結合,給讀者帶來了美的享受。詩中的對比手法,如乘馬不乘船、蛟龍浪和風雨天,以及葛花侵野徑和源水入腴田,增加了詩詞的藝術張力。整首詩詞以送別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離別者的祝福和對未來歸程的擔憂,展現了人情感的真摯和復雜性。同時,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壯麗,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這首詩詞在情感表達和意境描繪上都具有獨特的魅力,值得欣賞和品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