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侯寺丞知鞏縣 / 作者:梅堯臣 |
伊洛合河流,正臨歸鞏路。
崖壁人畏崩,芹泥岸長固。
山回邑郭見,馬入云煙暮。
宰茲雖所淹,況與鄉黨附。
|
|
送侯寺丞知鞏縣解釋: 《送侯寺丞知鞏縣》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侯寺丞前往鞏縣的情景,通過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寫,表達了對離別的思念和對友誼的珍重。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伊洛合河流,正臨歸鞏路。
伊洛河與合河匯流,正好在通往鞏縣的路旁。
崖壁人畏崩,芹泥岸長固。
陡峭的山崖上的人們擔心崩塌,芹泥岸邊卻長久穩固。
山回邑郭見,馬入云煙暮。
山巒回環,城邑的郭墻可見,馬兒穿越云霧,消失在夜幕中。
宰茲雖所淹,況與鄉黨附。
即使在這里停留,也難以割舍與鄉親們的情誼。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展現了離別的情感和對友誼的思念。伊洛河與合河的交匯處,象征著離別的起點,詩人站在這里目送侯寺丞踏上歸鞏的路程。崖壁的險峻和芹泥岸的堅固,形象地表達了離別時的不舍和對友誼的珍重。山巒回環、城邑的郭墻和馬兒穿越云霧的描寫,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的張力。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即使留在這里也難以割舍與鄉親們的情誼,顯示了詩人對友誼的深深眷戀。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展現了離別的情感和對友誼的思念。它既有著宋代詩詞的特點,又表達了人們對友誼的珍重和對離別的不舍之情,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感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