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嘉興永樂院檇李亭 / 作者:梅堯臣 |
土化吳王甲,骨朽越王兵。
五月菖蒲草,千年檇李城。
蒲根蛙怒嚎,城中烏夜鳴。
吳越滅已久,客心空屏營。
落日孤亭間,悠悠鍾磬聲。
|
|
題嘉興永樂院檇李亭解釋: 《題嘉興永樂院檇李亭》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土化吳王甲,骨朽越王兵。
五月菖蒲草,千年檇李城。
蒲根蛙怒嚎,城中烏夜鳴。
吳越滅已久,客心空屏營。
落日孤亭間,悠悠鍾磬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題嘉興永樂院檇李亭為題,通過描繪亭中景物和表達(dá)作者的情感,表達(dá)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感慨。
首先,詩中提到了土化吳王甲和骨朽越王兵,這是指吳越兩國的王朝已經(jīng)土崩瓦解、英勇的王侯們早已化為塵土,他們的士兵也已經(jīng)朽骨化灰。這表達(dá)了時間的無情和人事的更迭,王朝的興衰和人的生老病死都是不可避免的。
接著,詩中描繪了五月的菖蒲草和千年的檇李城。菖蒲是五月的象征,而檇李是一種古老的植物,這里用來象征城市的歷史悠久。這兩者相對立,凸顯了時間的長久和滄桑感。
然后,詩中描述了蒲根蛙的怒嚎和城中烏鴉的夜鳴。這里運(yùn)用了動物的形象來烘托氛圍,蒲根蛙的怒嚎和城中烏鴉的夜鳴都是寂靜中的聲音,給人一種凄涼和孤寂的感覺。這也暗示了吳越兩國的滅亡已經(jīng)過去很久,但人們的心靈仍然感到空蕩和寂寞。
最后,詩中提到了落日和孤亭,以及悠悠的鍾磬聲。落日和孤亭都給人一種寂寞和迷茫的感覺,而鍾磬聲則是對過去時光的回響和對歷史的緬懷。整個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運(yùn)用意象,表達(dá)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感慨。
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運(yùn)用意象,表達(dá)了對歷史的沉思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它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傳遞出深沉的情感,讓讀者對歷史和生命的脆弱有所思考。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表達(dá)了對人事更迭的感慨,喚起了讀者對過去時光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