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蛙 / 作者:梅堯臣 |
陂蛙怒目生,科斗亦縱橫。
自得君王揖,能為鼓吹聲。
越人嘗入饌,秦客不須驚。
誰解緣明月,徒夸兩股輕。
|
|
蛙解釋: 《蛙》是宋代梅堯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陂中的蛙兒生氣勃勃地瞪著眼睛,
它們像科斗一樣縱橫跳躍。
它們得到了君王的贊賞,
成為了宮廷音樂的旋律。
越國的人們曾把它們當作佳肴品嘗,
而秦國的客人則不必驚訝。
誰明白這些蛙兒的目光如明月般閃耀,
只會空談它們的輕盈。
詩意:
《蛙》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蛙兒在陂塘中的活動,表達了一種淡泊寧靜的生活態(tài)度。詩中的蛙兒自由自在地游動,跳躍,無拘無束,得到了君王的喜愛,成為了宮廷音樂的一部分。蛙兒的存在讓人們感到歡樂和寧靜。此外,詩中也反映了兩種不同文化的對比,越國的人們將蛙兒當作美食享用,而秦國的客人則對此習以為常,不感到驚奇。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人們缺乏對自然之美的真正理解和欣賞的思考。
賞析:
《蛙》這首詩詞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自然景物與人類生活的有趣交融。詩人以蛙兒為主題,用活潑的筆觸描繪了它們在水中的活動,形象生動。蛙兒在詩中象征著自然的純真與自由,它們自得其樂,不受拘束,與人類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蛙兒得到君王的青睞,成為宮廷樂曲的一部分,顯示了它們的特殊地位和價值。詩中的越人和秦客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文化觀念和對自然的態(tài)度,這種對比襯托出詩人對于人們對自然之美的欣賞與理解的思考。最后兩句以明月為喻,表達了詩人對于真正理解自然之美的人寥寥無幾的感慨,同時也批評了那些只空談輕盈之美的人們。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文字和生動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與人們對自然的態(tài)度反思,展示了一種淡泊寧靜的生活情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