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韻和達觀師聞蟬 / 作者:梅堯臣 |
飲余晨露吸余風,噪遍高枝為俗聾。
欲比伯夷清已甚,不餐周粟腹常空。
|
|
依韻和達觀師聞蟬解釋: 《依韻和達觀師聞蟬》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清晨飲露吸風的時候,聽到蟬鳴的情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飲余晨露吸余風,
噪遍高枝為俗聾。
欲比伯夷清已甚,
不餐周粟腹常空。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俗世的反思。作者在清晨時分,以一種虔誠的心情,品味著大自然的清新和寧靜。他飲用著清晨的露水,吸入清風,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好。然而,他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在世俗中顯得格格不入。蟬鳴的聲音在高枝上嘈雜地傳來,但對于那些被世俗所迷惑的人們來說,這聲音卻變得無關緊要,他們已經變得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夠像伯夷一樣清心寡欲,但他也承認自己并沒有達到那種境界。他不追求世俗的物質享受,不食周粟,常常空著肚子。這種生活方式使他與世俗格格不入,但他卻堅守著自己的信念。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和世俗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純凈、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世俗追逐的反思。它呈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態度,強調了個人內心的追求和自我堅守的重要性。同時,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觀的一種特點,即對世俗的批判和對自然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