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時行孝文 / 作者:白居易 |
人定亥,父母年高須[保]愛。
但能行孝向尊親,總得揚名于后世。
|
|
十二時行孝文解釋:
《十二時行孝文》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定亥,父母年高須保愛。
但能行孝向尊親,總得揚名于后世。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孝道的強烈贊美和呼喚。詩人在描述人定時辰為亥時,意味著人的一生有限,而父母的年紀已經較高,因此應當倍加珍惜、保護和愛護他們。他認為只有真正行孝順從、尊敬親長的人,才能在后世中獲得名譽和尊重。
賞析:
1. 孝道尊崇:這首詩詞強調了孝道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性。白居易通過描述人的有限時光和父母的年高,表達了孝道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他認為只有行孝尊親的人才能在后世獲得美名和榮耀。
2. 人生短暫:詩中的"人定亥"意味著人定的時辰是亥時,亥是十二地支中的最后一個時辰,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有限。這種時光的限制使得尊敬父母、行孝的責任更為緊迫。
3. 父母關懷:詩中的"父母年高須保愛"表達了詩人對父母的關愛和保護之情。他呼吁人們要倍加珍惜并照顧年邁的父母,盡自己所能來回報他們的養育之恩。
4. 后世榮譽:詩人認為,只有真正行孝順從的人,才能在后世中獲得名譽和尊重。這是對孝道的高度贊揚,鼓勵人們要傳承和發揚孝道的美德,以便流傳于后世。
總的來說,白居易的《十二時行孝文》通過對孝道的歌頌,提醒人們要尊敬父母、行孝順從,并強調了孝道對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意義。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首經典的詩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