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普公賦東園十題其八小池 / 作者:梅堯臣 |
小池依小山,山晴翠光入。
無容群蛙鳴,間有孤鶴立。
曾不起波瀾,石郵風自急。
|
|
和普公賦東園十題其八小池解釋: 《和普公賦東園十題其八小池》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小池,以及池邊的小山和其中的景色。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小池依小山,
山晴翠光入。
無容群蛙鳴,
間有孤鶴立。
曾不起波瀾,
石郵風自急。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展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感受。詩中的小池依偎在小山旁邊,當山上的陽光透過晴朗的天空照射下來時,池水映照出翠綠的光芒。在這個寧靜的環(huán)境中,沒有其他蛙聲的打擾,只有一只孤獨的鶴站在池邊。池水平靜如鏡,沒有一絲波瀾,只有微風吹拂著巖石發(fā)出急促的聲音。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和孤獨的向往。小池、小山、孤鶴和平靜的水面都成為了表達這種情感的象征。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這個景象所帶來的寧靜和美好。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其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對小池和小山、孤鶴和群蛙的對比,突出了寧靜和孤獨的意象。同時,作者通過描寫池水的平靜和微風的急促,增加了詩詞的動感和層次感。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的手法,傳達了作者對寧靜和孤獨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