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用文師 / 作者:梅堯臣 |
師名學佛者,何乃愛吾詩。
吾方嗟世人,各各事奔馳。
蒼鷹絕海至,不異攫鼠鴟。
所趨有遠近,所向皆餒饑。
漱水對無語,風動庭樹枝。
|
|
與用文師解釋: 《與用文師》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師名學佛者,何乃愛吾詩。
吾方嗟世人,各各事奔馳。
蒼鷹絕海至,不異攫鼠鴟。
所趨有遠近,所向皆餒饑。
漱水對無語,風動庭樹枝。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梅堯臣對世人忙碌而浮躁的生活態度的思考。詩中的"師名學佛者"指的是專注于修行佛法的人,他們卻對梅堯臣的詩詞產生了興趣,這讓梅堯臣感到困惑。他認為自己只是在感嘆世人匆忙奔波的現狀,而不是寫詩給他們欣賞的。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和象征的手法,揭示了梅堯臣對世人生活狀態的觀察和思考。首先,他用"蒼鷹絕海至,不異攫鼠鴟"來形容世人的忙碌,意味著他們像鷹一樣追逐獵物,卻不顧一切地追求自己的目標,不顧及他人的需要。接著,他指出世人的行為無論是追求的目標還是前進的方向,都是饑餓和困頓的,這是對世人生活狀態的深刻揭示。
在最后兩句中,梅堯臣通過"漱水對無語,風動庭樹枝"來表達他對世人的無語和無奈。他認為世人忙碌的生活沒有真正的意義,就像鳥兒漱水一樣平凡而無言,風吹動庭院的樹枝一樣沒有實質性的變化。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比和象征的手法,以及對世人生活狀態的觀察和思考,表達了梅堯臣對世人忙碌而浮躁生活的思考和無奈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