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燕 / 作者:梅堯臣 |
雨燕去還來,銜蟲為雛食。
雄雌濕已倦,梁棟冷并息。
緣礎蚍蜉群,拾餕蜻蜓翼。
谷粟滿京囷,任從黃雀得。
|
|
雨燕解釋: 《雨燕》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這首詩描繪了雨燕的生活情景,表達了對自然界中小生物的贊美和對世事變遷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雨燕去還來,銜蟲為雛食。
雄雌濕已倦,梁棟冷并息。
緣礎蚍蜉群,拾餕蜻蜓翼。
谷粟滿京囷,任從黃雀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雨燕為主題,雨燕是一種善于飛行的小鳥,它們在雨季來臨時飛往南方,然后在春天返回北方。詩中描繪了雨燕在飛行中捕食昆蟲,雄雌燕子因為濕氣而感到疲倦,停歇在梁柱上休息。梁棟冷并息的描述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
詩中還提到了蚍蜉和蜻蜓,它們是雨燕的食物之一。蚍蜉是一種小型昆蟲,蜻蜓則是一種飛行敏捷的昆蟲。詩人通過描繪這些細小的生物,展示了自然界中微妙而復雜的生態系統。
最后兩句描述了京城倉庫中谷物堆積如山,黃雀可以自由地享用這些谷物。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黃雀得到了谷物的自由,暗示了社會中底層人民也有機會獲得一些福利。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雨燕的生活和自然界的細微之處,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生命和世事的敏感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