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鴉種麥行 / 作者:蘇軾 |
霜林老鴉閑無用,畦東拾麥畦西種。
畦西種得青猗猗,畦東已作牛毛稀。
明年麥熟芒攢槊,農夫未食鴉先啄。
徐行俯仰若自矜,鼓翅跳踉上牛角。
憶昔舜耕歷山鳥為耘,如今老鴉種麥更辛勤。
農夫羅拜鴉飛起,勸農使者來行水。
|
|
鴉種麥行解釋:
《鴉種麥行》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它描述了農田里的一幕景象,表達了農民辛勤勞作的形象和農業生產的重要性。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鴉種麥行
霜林老鴉閑無用,畦東拾麥畦西種。
畦西種得青猗猗,畦東已作牛毛稀。
明年麥熟芒攢槊,農夫未食鴉先啄。
徐行俯仰若自矜,鼓翅跳踉上牛角。
憶昔舜耕歷山鳥為耘,如今老鴉種麥更辛勤。
農夫羅拜鴉飛起,勸農使者來行水。
譯文:
在霜林中,老鴉無所事事,一邊拾起麥粒,一邊在田地里撒下種子。
種在西邊的田地里麥苗青翠茁壯,而東邊的田地已經稀疏如牛毛。
明年麥子成熟,芒刺密布,農夫尚未享用,鴉兒就先啄食。
鴉兒自得地低飛昂首,鼓翅跳躍,站在牛的角上。
回憶起舜帝時期,他親自耕種,山中的鳥兒為他耕田,而如今老鴉種麥更加辛勤。
農夫們紛紛向飛起的鴉兒行禮,勸說農業官員來進行灌溉。
詩意和賞析:
《鴉種麥行》以鴉兒種麥的形象,描繪了農田勞作的場景,表達了蘇軾對農民辛勤勞作的贊頌和對農業生產的重視。詩中通過對比老鴉和農夫的勞作態度,以及鳥兒和農民的不同角色轉換,突出了農田勞動的辛苦和重要性。
首先,詩中的老鴉象征著閑散無所事事的狀態,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農夫們辛勤勞作的形象。農夫們拾起麥粒,種下種子,忙碌于田地之間,為豐收而努力。這種對比表現了農田勞動的艱辛和農民對農業生產的責任感。
其次,詩中通過描述麥子的生長情況,凸顯了農田勞動的成果。西邊的田地里麥苗茁壯,而東邊的田地已經稀疏不堪,這反映了農田勞動的差異和農民的努力成果。詩中的芒刺密布的麥子也暗示了農民在勞動中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最后,詩中通過回憶舜帝時期,以及農夫向飛起的鴉兒行禮的情節,表達了對農業古代傳統的懷念和對農民勞作的敬意。蘇軾的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農田勞動的場景,展現了農民辛勤勞作的形象,并呼喚社會對農業的重視和支持。
這首詩詞通過對農田勞動的描繪,展現了農民的辛勤勞作和對豐收的期待。在詩中,老鴉無所事事,而農夫們卻在田地里辛勤勞作,拾起麥粒,種下種子。詩中所描述的麥田景象,生動地展現了農民的努力和付出。
詩中還通過對比老鴉和農夫的態度,凸顯了農民對農田勞動的熱情和責任感。老鴉閑散無所事事,而農夫們卻以自豪的姿態行走在田間,努力耕作。詩中的鴉兒自得地低飛昂首,鼓翅跳躍,站在牛的角上,展現了農田勞動所獲得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詩中還以舜帝耕田的形象,回憶了古代農耕的歷史,表達了對傳統農業的懷念和對農民勞動的敬意。詩人通過對比舜帝時代的山鳥為耘和現實中老鴉種麥的情景,抒發了對農民辛苦勞作的贊美之情。
最后,詩中農夫羅拜鴉飛起的情節,呼喚了社會對農業的關注和支持。農夫們向飛起的鴉兒行禮,勸說農業官員進行灌溉,表達了對農業發展的期許和對農民的關懷。
綜合來看,《鴉種麥行》通過描繪農田勞動的場景,表達了對農民辛勤勞作的贊揚和對農業生產的重視。詩詞的語言簡練,形象鮮明,通過對比和細節描寫,生動地展現了農民的努力和付出,同時回憶了古代農耕的歷史,呼喚社會對農業的關注和支持。這首詩詞具有濃郁的農田勞動主題,賦予讀者對農民辛勞勞作的敬意和對農業發展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