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癸巳端午呈李伯高 / 作者:戴復古 |
客里幾逢端午節,看成雪鬢與霜髯。
救人采得三年艾,背世翻成六日蟾。
老境可憐歸未得,羈懷長是病相兼。
猛思一醉酬風月,笑撚菖花揭酒簾。
|
|
癸巳端午呈李伯高解釋: 詩詞:《癸巳端午呈李伯高》
中文譯文:
客居他鄉逢端午節,看見自己已有白發和老眼。救人采來三年艾草,轉身成了六月的蟾蜍。老年境遇可憐未能回家,羈絆和憂思交織成了病痛。只有痛飲一次來回應風月的邀約,笑著摘下香花,揭起酒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戴復古寫的,表達了作者在客居他鄉逢到端午節時的感慨和思考。詩中描繪了自己已經老去的形象,白發和老眼象征歲月的流逝。救人采艾三年,卻被世俗的紛擾轉變成了六月的蟾蜍,暗示了作者在社會中的無奈和迷茫。
詩中還描繪了作者的生活境遇,老年無法回家,被羈絆于外,同時內心也充滿了憂思和病痛。然而,作者仍然懷有對自由和美好的向往,他決定痛飲一次,回應風月的邀約,表示自己并不會被困境所壓倒,用笑容面對生活的挑戰。摘下菖花,揭起酒簾,象征著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
整首詩以端午節為背景,通過對自身和生活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對自由、美好的向往。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運用,將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達得深刻而含蓄,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