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上吳勝之運使有感而言非詩也 / 作者:戴復古 |
蒼生積釁久,天欲盡殺之。
干戈殺不盡,繼以大旱饑。
田野委餓莩,道路紛流離。
眾人識天意,不敢加扶持。
公懷佛子性,逆天救民命。
擅移太倉粟,眾拂生塵甑。
全活十萬家,九州詠仁政。
逆天天弗怒,鬼神胡不恕。
白玉尚指瑕,青蠅工點素。
秋風動莼鱸,公亦思歸去。
問公歸去兮,蒼生誰怙恃。
|
|
湖北上吳勝之運使有感而言非詩也解釋: 詩詞:《湖北上吳勝之運使有感而言非詩也》
蒼生積釁久,
天欲盡殺之。
干戈殺不盡,
繼以大旱饑。
田野委餓莩,
道路紛流離。
眾人識天意,
不敢加扶持。
公懷佛子性,
逆天救民命。
擅移太倉粟,
眾拂生塵甑。
全活十萬家,
九州詠仁政。
逆天天弗怒,
鬼神胡不恕。
白玉尚指瑕,
青蠅工點素。
秋風動莼鱸,
公亦思歸去。
問公歸去兮,
蒼生誰怙恃。
中文譯文:
湖北上吳勝之運使有感而言非詩也
蒼生積聚矛盾已久,
天意似乎要將他們全部屠戮。
戰亂不斷,殺戮無休止,
接著又遭受著旱災和饑荒。
田野荒蕪,人們挨餓受苦,
道路上流離失所的人絡繹不絕。
眾人明白天意,卻不敢干涉,
任由蒼生自生自滅,不敢伸出援手。
但公卻懷抱著佛教的慈悲本性,
逆天而行,拯救蒼生的命運。
他私自調撥了太倉的糧食,
讓眾人拂去了生活中的塵埃和困苦。
十萬家庭得以生存,
九州大地贊頌著仁政的光輝。
逆天而行,天地卻不發怒,
鬼神又怎能不寬恕公的行為呢?
白玉雖然有瑕疵,
但公仍然指引著它的美好一面。
就像蒼蠅在點綴素菜一樣,
公將平凡之物點綴得生機盎然。
秋風拂動著湖水中的莼鱸,
公也在思念著自己的歸鄉之路。
問公歸去之后,
蒼生將依靠誰來撫慰他們的心靈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戴復古的湖北上吳勝之運使的親身經歷為背景,描繪了宋代時期社會動蕩、自然災害和人民苦難的情景。詩人通過描寫蒼生的困境和天意的無情,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和對人民疾苦的同情之情。
然而,詩中出現了一個仁慈的官員(公),他以佛教的慈悲為心態,逆天而行,秘密調撥糧食,拯救了數以萬計的家庭,得到了眾人的贊頌和歌頌。詩人通過對公的贊頌,表達了對善行和仁政的向往,以及對人性的強調。
詩中還通過白玉和青蠅的形象比喻,表達了對公品格的理解。白玉盡管有瑕疵,但仍然具有美好的一面,象征著公的品德和行為;而青蠅點綴素菜則表示公將平凡之物點綴得生機盎然,展示了他對細節的關注和塑造的能力。
整首詩詞通過對蒼生疾苦的描繪和公的仁慈行為的贊頌,表達了對社會正義、仁政和人性善良的渴望。詩人呼吁人們不要袖手旁觀,而是以善行和仁愛之心來拯救他人,以期實現社會的和諧與進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