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郡圃寒食 / 作者:戴復古 |
與民同樂一開園,佳節何曾禁得煙。
拍岸綠波浮舴艋,翻空紅袖打秋千。
眼看花柳心如醉,身在蓬瀛我亦仙。
明日徐翁墳上約,欲求竹帚恐無緣。
|
|
郡圃寒食解釋: 《郡圃寒食》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戴復古。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與民同樂一開園,
佳節何曾禁得煙。
拍岸綠波浮舴艋,
翻空紅袖打秋千。
眼看花柳心如醉,
身在蓬瀛我亦仙。
明日徐翁墳上約,
欲求竹帚恐無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戴復古與人民共同歡樂的場景,并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首句“與民同樂一開園”,表達了作者與人民一同開辟園地的歡樂心情。這里的“樂”不僅指音樂歡舞,更是指與民眾分享快樂的意思。
第二句“佳節何曾禁得煙”,表達了作者認為佳節之時,人們難以禁止燃放煙火,以及無法避免熱鬧喧嘩的局面。這句話也暗示了人們在佳節之時,都追求熱鬧和歡樂。
第三句“拍岸綠波浮舴艋”,描繪了綠波拍打河岸,小船漂浮的景象。這里的意象給人一種寧靜和生機盎然的感覺。
第四句“翻空紅袖打秋千”,描寫了一個女子在空中蕩秋千,紅袖飄揚的情景。這里的紅袖象征著女子的美麗和動人,也顯示了歡樂和自由的氛圍。
第五句“眼看花柳心如醉”,表達了作者看到花草樹木和美麗的女子時,心情如同陶醉般的愉悅。這里的花柳指的是花朵和婦女,展示了作者對于美的追求和享受。
第六句“身在蓬瀛我亦仙”,表達了作者在這樣的環境中身臨其境,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感受到超然和超脫的境界。
最后兩句“明日徐翁墳上約,欲求竹帚恐無緣”,寫出了作者與徐翁(可能是朋友或知己)約定明天去徐翁的墳墓,尋找竹帚(可能是尋求清凈和寧靜的象征)。但作者擔心自己可能無緣得到這樣的寧靜和超脫。
整首詩通過描繪開園、煙火、泛舟、打秋千等場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由、歡樂和超脫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現實中的束縛和困擾。整體上給人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們的娛樂生活和內心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