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客還鄉 / 作者:戴復古 |
短檐紗帽舊麻衣,鐵杖扶衰步履遲。
老去分為無用物,客游誰道有歸時。
豐年村落家家酒,秋日樓臺處處詩。
生長此方真樂土,江淮百姓政流離。
|
|
久客還鄉解釋: 詩詞:《久客還鄉》
朝代:宋代
作者:戴復古
短檐紗帽舊麻衣,
鐵杖扶衰步履遲。
老去分為無用物,
客游誰道有歸時。
豐年村落家家酒,
秋日樓臺處處詩。
生長此方真樂土,
江淮百姓政流離。
中文譯文:
短檐紗帽,陳舊的麻衣,
鐵杖扶持著老去的腳步遲緩。
年老后分離的物品毫無用處,
在外客居的人誰會說有回歸的時候。
豐收的年景,村落中家家都有酒,
秋天的樓臺到處都是詩歌。
在這片土地上生長的人們真正享受幸福,
而江淮地區的百姓卻流離失所。
詩意和賞析:
《久客還鄉》是宋代詩人戴復古的作品,描繪了一個久居他鄉的人返鄉的情景,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流離失所的人們的關切。
詩中描述了主人公的形象,他身著陳舊的衣衫,佩戴著短檐紗帽,手扶鐵杖,步履蹣跚。這個形象暗示著主人公年老體衰,行動不便,他曾經在外客居已久,但返鄉的渴望和困難也隨之而來。
詩中表達了主人公對回歸故鄉的期待,同時又反問了客居他鄉的人何時能夠回到故土,這既是主人公對自身歸宿的思考,也是對流離失所者的共鳴和希望。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豐收的農村景象,家家戶戶都有美酒,樓臺上到處都是詩歌。這里是主人公所生長的地方,他認為這里是真正的樂土,而江淮地區的百姓卻由于政治動蕩而流離失所,這表達了對社會動蕩和人民苦難的關切。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主人公的形象和思緒,通過對客居他鄉和歸鄉的對比,展現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流離失所者的同情之情,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呼吁。同時,詩中豐富的意象和抒發情感的語言也展示了宋代詩歌的典型風格和特點。 |
|